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腊八的粥香还飘散在空中,余味绕梁,让人怀念和回味,新年的钟声便将众人的注意力重新吸引了过去。
除夕的脚步在每一个人殷切盼望的目光中,随着日历一张张地被撕下,如期而至,带来了每一个人对新年的迫切期待和美好祝愿。
房门外已经换上了精挑细选的新春联,特意请了有文化的书生写的,你看看,这苍劲有力,这龙飞凤舞!不一定是明白意思,能说出这字好在哪里,但总归是沾了沾喜气,读着吉利,看着舒心,当然不忘挂上了高高的大灯笼,红彤彤的,看着很是喜庆,还得提醒注意一下那贴在大门上的“福”字,有没有贴歪了。
丰盛的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奔劳一整年的一大家子,从东南西北,怀揣着对家人和亲人的满满思念,脱下了陪伴了自己整整一年的疲惫与辛劳,呼朋唤友,其乐融融,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谈天说地,讲述着自己一整年的奇遇经历,心照不宣地隐瞒了数不胜数的心酸苦累,用幸福快乐的笑脸欢迎每一个远道而来的宾客,拍着胸脯尽情宣扬着自己的丰功伟绩在这时候,没有人会嫌弃你吹的牛皮不切实际,只会埋怨你是否太过沉闷,都不说话。
这也是每家每户的大厨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竭心尽力,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不知道从何时就开始准备的食材,一刀一铲,精雕细刻,誓要为大家做出百分之两百美味的一餐,烟火缭绕中,东奔西走,忙北顾南,一会儿是蒸锅里蒸烧白的水不够了,一会儿是凉拌鸡块的调料差了点味道,又一会儿是炒锅里回锅肉里该烧糊了,忙着翻炒一番……忙,但是看着自己最后的成果,满满的一大桌子菜,真的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当然,也有烦心的事情,尤其是每当有人自告奋勇来帮忙的时候,却总是越帮越忙,搞得一团糟,小小的厨房里,甚至转不过来身,却在看见那些人满脸无辜的表情的时候,暗暗压着怒火,告戒着自己马上就新年了,不要生气,千万不要生气!而将那些人赶出厨房后,却又不得不分出心来,监督那群馋嘴的孩子们,总是要趁着他们的不注意,偷偷摸摸溜进厨房里,眼珠一转,像极了夜间的耗子,一边和大厨们搭着话,说说玩笑,一边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儿之势,一把顺走灶上留着保温的卤牛肉,香肠,腊肉等,然后便是被大厨们当场抓住,贼赃并获,一把打出,剥夺再进入厨房的权利,当然偶尔也有成功,倒是欢喜过望,以胜利者的姿态,在同伴们的羡慕目光中,蹦蹦跳跳,仰天大笑出门去。
被从厨房中赶出来的大人小孩,便聚集在了庭院中,啃着炒瓜子,吃着煮花生,聊聊天南海北的奇闻趣事,哪个地方给的薪水更多一些,哪里的饭菜又不好吃了,哪里的风景又很好看,又或者哪里又出了新的规定什么的……再聊回村里家里,哪家的孩子又闯祸了,谁家的又被先生夸赞有天赋,要出一个秀才了,谁家的姑娘又到了适婚的年纪,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很零碎,也很无聊,但是却很舒心,随心所欲,躺着,侧着,翘着二郎腿,看着永远不知道疲累的孩子们嬉戏打闹,拿着不知道是谁家的大人偷偷给的零花,跑到街上的店铺里,买了点摔炮擦炮啥的,弄得到处都是“噼里啪啦”的响声,空气中弥散着刺鼻的火药味,却依旧乐此不疲,或是年幼的孩子,只敢站在一旁,躲在别人的身后,很是害怕,不敢走上前去亲自试一试,虽然自己的心里充斥着渴望,有时被推到前面,被大家鼓励着尝试一下,“很好玩的,快试试!不要怕!没事的!”,终于是鼓足勇气,咽了咽口水,颤颤巍巍地拿起一根,轻轻一擦,便又迅速甩了出去,然后飞也似的跑开,躲在大家的身后,跟着一起捂住耳朵,静静地等待着,可是过了许久,也不见有爆炸。还得是胆大的孩子,小心翼翼,试探地走上前去,捡来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根本就没有点燃!
众人笑作一片,包括那个原本很是畏畏缩缩的孩子,也挠了挠脑袋,憨厚一笑。
直到大人们走出屋外,高声呼喊,“要吃饭了——”,方才依依不舍,定下约定,比一比明天谁的新衣服最好看,却是谁也不服谁,做个鬼脸,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丰盛的年夜饭在桌上已经是摆得满满当当,再多一个碗都没有位置,看得小孩子直流口水,就要赶忙伸手探出筷子去夹来吃,却被大人们一把拦住,“先去洗手,你看看你的手!你是去挖煤了吗?”,“长辈们都还没有坐上来,你倒是跑得快!”,“大人还没动筷子,不要急!”……诸如此类,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