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交流’邀请,我已经提出了我的解决办法,那就是让他们过来京城参加培训就对了,我是不可能前往莫斯科的,那毕竟是国外,有太多不可控的地方,而且人生地不熟,语言还不通,我这个人脾气不好很容易惹事,我真的怕去了那边就再也回不来了”
听到赵满仓都这么说了,齐正则依然还是想要再努力一把。
“语言不通不是还有翻译嘛,你没必要那么悲观,甚至是杞人忧天.”
赵满仓心中郁闷坏了,他都说了那么多,以齐正则这位外交部街大楼办公室主任的情商和智商,不可能不明白他的意思。
咋就不能接受让莫斯科的医生来京城这边参加培训的建议呢?
就非得要让他过去莫斯科?
齐正则当然知道这一点,因为如果是莫斯科那边派遣医生过来的话,学费他们就只给三万卢布。
跟二十万卢布相比,差了十七万卢布。
所以,齐正则自然是不乐意接受赵满仓的建议。
“齐主任,我这并不是杞人忧天,作为一名医生,我最清楚的一点,那就是明天和意外,都不知道哪个先来.”
“如果我要在莫斯科那边待两个月的时间,谁知道中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时间到的时候,他们不让我回京城怎么办?他们说不定会以各种理由让我继续待在那边,难道我要自己逃回京城么?”
齐正则听完之后,只能佩服赵满仓的‘想象力’,然后表示今天先聊到这里,改天再说。
等齐正则离开之后,杨守荣看了看赵满仓一眼,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有开口。
从领导办公室回来之后,赵满仓就把这件事抛到脑后面去了。
如果齐正则他们真的坚持要让他去莫斯科,他还真的有可能辞职。
但赵满仓担心,一旦辞职的话,只怕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甚至他们还是会让他继续前往莫斯科。
赵满仓能够猜到莫斯科那边肯定给出了不少优惠条件,否则的话,齐正则不可能那么锲而不舍,非得让他前往莫斯科。
只怕这个优惠条件,十分惊人,惊人到足以让齐正则他们‘出谋划策’了。
就好像京城在过去的八九月份这段时间的‘以租代售’方案,没有这个方案,想要解决京城有房但却无法安排更多人入住的矛盾,无异于痴人说梦。
“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大势如此,人力难以扭转啊!”
坐在办公室内,赵满仓叹了一口气,拿着一本书,却怎么也都看不进去。
十月份这个时间点,赫鲁尤金他们这些人只怕又在跟我们讨论关于在我们国家南边的岛屿上建立长波电站的方案。
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莫斯科就已经提出了关于长波电站的详细报告,除了详述选址、建设重要性、建设要求等之外,还提出了附加条件。
这个长波电站将由我们国家和莫斯科一起建设,项目前期预算是一亿卢布,由莫斯科出资七千万,我们出三千万,最终的使用权则按照出资比例进行分配。好家伙,这等同于我们给了土地和三千万卢布,结果使用权大部分还是给到莫斯科,甚至由于出资太少,根本没有任何主导权可言。
另外一点,长波电台这东西是对核潜艇等玩意儿用处最大。
而我们在这个时候使用长波电台的频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毕竟我们没有核潜艇,我们也很少使用这样的长波电台。
还有另外一个矛盾点,一旦长波电台建设好了,使用年代最少有几十年,未来我们要使用的话,必然会受限,到时候势必会引发更大的矛盾。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赚取更多的外汇,才是最优选。
更何况,莫斯科那边给出的条件,势必是让赵满仓前往莫斯科进行‘医术交流’的条件,胜过,甚至可以说是远超让莫斯科医生来京城这边学习交流的‘学费’。
赵满仓想明白这些之后,却也十分无力。
明知道大势如此,他却做不了任何事情。
按理说,他应该前往莫斯科,这样一来,能够圆了报效国家的心愿。
可一旦真去了莫斯科,未来西伯利亚冷风过境,赵满仓自己又很难独善其身了。
这就是左右煎熬啊。
过了没一会儿,办公室门口传来了吵闹声,赵满仓起身来到门口,却看到一位女同志哭天喊地,好像出了什么大事儿一样。
刘小溪、黄水芳、冯秀玉她们将对方给拦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