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丑姑传 > 25.歇歇

25.歇歇

明天我都打算给高粱地去浇水了。”丑姑开心的说。半亩地,真要浇水,也是个累人的活。再加上这段时间天气干旱,门口那个小潭,每天都只有一点点水。

每天早上明儿和他们娘去洗衣服,还得跑到远处,就是丑姑他们去捉鱼的地方,洗衣服呢。因为门口的小水潭里的水,也就够一家人吃喝了,再提两桶水去浇浇菜园子,就差不多见底了。好在,这水有部分是地下水,有个极小的泉眼往外冒水,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又有了。

小潭里的水,将将够他们一家人吃喝用水。要是再干旱下去,这点水就不够他们家用了。因此,如果要给高粱浇水,势必要去洗衣服的地方担水,又或者去河边担水了。路程都不算近,这样一来,他们的工作量就增加了不少。现在下了雨,就不用干这个活了。

这几日丑姑也看过了自己家的高粱地,虽然高粱抗旱,但她也怕高粱会干死。她发现,村子里种高粱的人家并不多,就算有种的,也种的少,都是种在不算正经田的地里,大家好象根本就没有指望高粱能收多少。

其实她知道,高粱是个好物,很合适这里的土地。她还记得小时候,小伙伴们都会选些嫩杆当零嘴儿吃,在嚼有点淡淡的甜汁水,就象吃甘蔗一样。

他们家的高粱,虽然只有半亩,地也是吴猎户一筐子一筐子挑来的土改良出来的,但高粱却长得非常好,植株粗壮,穗子也结得多,一看就知道收成不错。

看着这些高粱,丑姑拼命在脑子里找资料,她记得现代,高粱产量极高,并且还可以二次收割。可惜的是,她老家乡下后来不种高粱,多是种小麦和黄豆的,她也不太清楚高粱的二次收割是怎么搞的。

这二次收割的高粱,她不过是在电视上看到过,那是个农业推广,科学种田节目,她无意间看到的,当时只觉得有趣,就看完了。所以,她知道高粱能二次收割。但是,现代的高粱品种与这时候的高粱品种也不相同,都是改良过好多代的。她不知道,那个法子,在这里能不能成功。

所以,她打算高粱收割后,自己摸索摸索再生高粱。如果成功了,这半亩高粱地,收成起码也能增加三成。对他们家来说,可是个很大的帮助。而且如果能推广开来,大家的日子就都会好过一些。

看着这些高粱,丑姑其实多想这是小麦或者水稻就好啊。她的年代,面食与米饭才是主食,高粱虽然能吃,但让她天天吃高粱饭,估计也受不了。

她不知道的是,高粱是吴猎户挑选了好久,才种的,因为他们家这块地也就只能种高粱了,地太薄,又不易浇灌,其他粮作物不易生长。而且高粱杆晒干了可以当柴烧,嫩的叶子还可以喂驴子,对他们家来说,也算是一举几得了。

近一个月的时间,姜吴村的人都扑在地里,专心抢收,大部分人的粮食都收回家了,也就剩下少数几户干活较拖拉的,还没干完,不过也干了大半。也算是大家运气好,丑姑刚在家里歇了一天,这天傍晚就起了风,带来了一阵大雨。大雨也带来了一丝丝凉意,缓解了连日来的酷热。

明儿快乐的看着外面的雨点,笑道:“下雨啦,下雨啦,明天就不会这么热了。”

火辣辣的太阳,一直挂了近一个月,可把大家热坏了。特别是丑姑家,四周光秃秃,不象别人家屋前屋后,还种了些大树。他们家这个房子也就盖了十年多,又加上这块土壤贫瘠,就算吴猎户稀稀拉拉的也挖了几棵树苗回来栽了,但都长得极慢,遮挡不了多少阳光。

所以,太阳从升起到落下去,就没有一会儿不照着他们家的房子的,晒得整个外墙都发烫。要不是因为这屋子盖得结实,墙壁垒得厚,屋顶也比村里其他人要高了一些,只怕屋子里都热和蒸笼一样,呆不得人呢。

再加上这种近山区的乡下,昼夜温度较大,晚上温度比白天底不少,不然,丑姑都不知道自己要怎样熬过没有风扇没有空调的大热天。

这些天实在太热,她带着两个弟弟就在小院子里的竹床上睡觉,露天的小院子,四面都有墙,很安全,比屋子里面凉爽些。

在乡下就有这个好处,虽然白天热的要死,但乡村树木多,晚上降温快,大半夜的,还有露气降下来呢,所以睡到半夜,姐弟三人就又回房里去睡了。

实际上,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过的热天。家家户户都有些竹床,宽木长板凳,都是乘凉用的。洗了澡,大人小孩子一古脑的找个有风的地方,打把大蒲扇子,没多会儿就都睡着了。下半夜,凉快了,大部分人都回屋里去睡。

每天白天最热的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