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丑姑传 > 137.家常

137.家常

这才不好意思的收下了。她手头上其实还剩下二百多个钱,一直也没机会花用,但大牛娶亲,她这个当姐姐的,又是已经出了嫁的姐姐,是怎么都要表示一下的。

“你们再去集镇上,就给我买块新布吧,我给大牛缝身衣服。”姜春花说着把一百个钱又拿给了丑姑。

毕竟是她唯一的弟弟,这几次也得亏他的帮助,姜春花还是决定好好感谢一下弟弟,替他赶制喜服,而且姜奶奶年纪大了,眼神早就不行了,针线活自然也只能落到她头上。等大牛媳妇进了门,大牛的衣服鞋袜,也就不用她操心了。

“行啊。”丑姑接过钱,在心里微叹了口气,姜春花其实还是放不下姜大牛的。

这也是她一门心思想让姜大牛自己立起来的重要原因。不然,姜大牛将永远是姜春花的负担,只有让他立起来了,姜春花才能摆脱他,并且他还能在姜春花有需要时帮帮姜春花。她不怕姜大牛有心思,有些小心思小算计正常,但大是大非上有分寸就好了。

所以,她决定等姜大牛媳妇进了门,再观察观察,如果姜大牛懂得做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再帮姜家一把。如果他实在是烂泥巴糊不上墙,就该硬下心来,让姜春花和姜家绝裂,以绝后患。

高粱地里,丑姑又象去年一样,留下不少高粱杆的桩子在地里,等着它们发新芽,看能不能成功搞出二茬子高粱。其余的就要全部挖掉,再把地翻一翻。

而柱子和阿爷就一直忙碌到秋收搞完,外村没活干了,才回来歇了一天。收回来的高粱这段时间也完全晒干了,都装起来了。两家也按田的数量把高粱分了。丑姑家三亩地,宁家才二亩地,自然丑姑家分得高粱要多一些,总共得了五百多斤,宁家分了四百多一点。

虽然收成不错,但这产量和现代相比还是不值得一提。总共五亩地,产出了约一千斤高粱,丑姑多少有些不满意,她原以为怎么也能产个一千二三百斤呢。

“这个产量很不错了。村里的良田也不过是产二百斤左右呢,薄田的产出有一百斤大家就满意了,你还不满意啊。”姜春花说。

“你也看到了,这块田我们照料的多精心啊,比那良田也差不到哪里去。我原以为一亩总能产个二百来斤呢。”丑姑说。

“这个收成真的很好了。要是块块田都有这么高的收成,大家也不用发愁家里粮食不够吃,得饿肚子了。”姜春花笑道。

五百多斤高粱,再加上这段日子租驴子的收获,吴家就有六百多斤的收入了。而吴家总共才两个大人,四个孩子,姜春花觉得吴家真心不缺粮食了。不过她也知道,吴家是不可能顿顿直接吃高粱饭的,肯定得卖掉一半,换细粮回来掺在一起吃的。这么算来,口粮确实有不小的缺口了。

宁家的缺口就更大了,别看柱子爷孙两人带着马在外面辛苦干了大半个月的活,换回了约二百斤高粱,总的收入不比吴家差什么。但他们家吃的更多,而且宁家也一样是吃半细半粗粮的。

所以,两家的口粮确实不够。而她自己,就得了二十斤高粱,只怕都不够吃一个月的呢。

“我算了一下,我们两家一年的口粮基本上还得再花一两银子去买。也不算什么大事,多去打两趟猎,也差不多能凑够这个数了。”宁二反倒很放松。

这已经比去年好了很多,毕竟家里有六百多斤高粱存着了。他打算先卖掉二百斤,换回细粮混在一起吃。剩下的细粮就靠打猎赚的钱直接去买。

“是啊。还是自己种田能解决大半的口粮问题。”丑姑也觉得这样种田还比较划算。而且明年,他们两家还会各有两亩良田,口粮问题基本就解决了。打猎的赚的钱,除了买点油盐醋之类的,大头就可以存下来了。再加上其他的,一年下来,一家存个三,五两银子应该也容易。

这么一想,丑姑又觉得存够十五两银子给小弟上学,也没那么难了。明儿的学费舅舅给了,她不好意思再去找舅舅要小弟的学费。小弟的学费就只能靠她自己来想办法了。

“正好柱子也有空了,我们明天进山打猎吧,趁着现在天气好,多跑几趟,多赚点。”宁二提议。

“柱子还要不要再歇一天?”丑姑转过头问柱子。柱子和他爷爷天天起早贪黑的在外面打工,比在自己家里干活更加累人,昨天才干完,也才歇了一天。

“我不累,去打猎。”柱子休息了一天,已经生龙活虎了。

“柱子身体真是好啊。”姜春花笑道。

“是啊,得亏有他这个壮劳力。打猎也全靠他,没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