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一直在睡觉,下车时也能看出来脸色不太好。
而且丑姑此行的马车可是经过特殊改制过的,里面车厢不仅宽大,还铺着厚厚的垫子,甚至想方法让给车轮加了减振处理,睡在车厢里车走动时,也还比较舒服呢。安安又不晕车,比丑姑的精神好多了。
而且为着安安的身体着想,丑姑也控制了行进的速度与歇脚的次数,晚上更是早早就歇下来,遇到可以打尖住店的地方,也绝不会放过。一开始丑姑也担心过,安安经不住舟车劳顿,结果见他完全能适应,才放心大胆的稍微加快了速度。
所以,时间一长,邓王二人也就觉察出了丑姑的苦心。这二人一路上再也没抱怨什么了。
而且丑姑明显是个会享受的人,原本十分枯燥的赶路被她弄得象出来游玩似的。每到一处风景优秀,或者繁华的地方,都会停留下两三天,除了享受了当地的美景美食,也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更是顺便调查当地的物价,人马还得极大程度上的得到了休息。
原来的苦差事,都快变成了游山玩水,邓王二人心情也舒服了,对安安也更加和颜悦色了,有时还帮着指点一下安安的功课。只是越指点他们就越发现,安安是多么聪明。这孩子几乎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只要教一遍基本上就可以记住了。
某一日,邓子兴对丑姑感叹道:“宁夫人,小宁公子真是个奇才,长大了可不得了。”
丑姑笑道:“邓大人也太夸他了,不过是比一般孩子聪明了一分半分罢了。你家的子女也不会错啊。”
她早知道自己儿子是个天才儿童,比宁二是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呢。所以,她对儿子的教育也极用心,甚至有时候会觉得无从下手,生怕教坏了。偏生宁二又不是天天和他们在一起,真是让她觉得压力山大呢。
教育孩子真是个大难题,孩子蠢笨些吧,你气得要死,恨不得捉着他的手去做功课,可孩子太聪明了,也令人难教。所以,丑姑时不时的还要反被儿子置疑智商,气得她恨不得吐血,只能时时提醒自己,这是亲生,亲生,亲生。
“哪里哪里,我的长子十岁了,虽然在进学,也不过是中人之资罢了。”邓子兴笑道,说到长子,其实他脸上也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显然这个中人之资也是谦虚的说法。
有了子女这个话题,邓子兴明显和气起来了。丑姑不由的暗暗松了一口气,这群人当中最难搞的就是这个邓子兴了。偏生邓子兴还是个极有能力的人,可以说大部分的人都以他马首为瞻,不能收服他,后面的事情就没那么容易办呢。
临出发的时候,田夫人,周夫人及熊氏等人还在苦劝丑姑别带着安安去北地,吴氏兄弟更是专程来接安安。
丑姑只好对众人说:“好啦好啦,别说了。我带着他,你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再说了,安安想他爹,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让他们父子两聚一聚。”
其实这话已经说过好多遍了,丑姑不过是再说了一遍,众人却一送再送,只恨不得把她也留下来。
跟着丑姑同行的两个官员,一个约三十的,也是所有人员当中年纪最大的,官级最高的名叫邓子兴,还有一个叫王高代,却是个约二十的年轻人,二人看着丑姑与众话别,嘴角直抽,心道:“女人出门就是烦。还拖家带口的。”
他们觉得本来与女人同行办事就已经很多麻烦了,没想到丑姑还能安安也带上了,这哪里象是去办差的,简直就是打着办差的旗号去一家团聚了。俩人看的一阵阵火气,本身他们对皇帝指派丑姑负责这事也非常不爽,虽然不敢说什么,甚至还要努力协助丑姑,更是憋了一肚子的气。
所以这二位,一出了京城,王高代就忍不住对丑姑说:“宁夫人,您带着小儿坐车太慢了。不如我和邓大人俩先行一步。”
他想憋着一股气一路快马加鞭,给丑姑母子一个下马威。邓子兴虽然知道此举不妥当,却也没阻止王高代。
结果,丑姑和安安早已经换好了装备,听了他的话,丑姑示意随行的仆人护卫们牵出了两匹母马出来,其中一匹还明显是匹未成年的小马。
“走吧,我也不想坐车。”丑姑翻身上马,率先冲了出去。安安更是兴奋的小脸通红,两眼发亮,骑上他的小马,紧跟着他娘就跑了。
两匹母马象一阵风似的刮过去,紧接着阿竹和两个护卫也跟了上去。五匹马得得的都跑远了,两人才醒过神来,连忙打马跟了上去。两人完全没想到,丑姑和安安骑术居然如此高明,并且显然是经常驾马快跑的人。
虽然他们早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