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贵看了一下凌乱的摊位就打算收档了。
回到家里之后,张全贵却越想越不对,心痒难耐。
因为《女人装》已经卖完了,但杂志里面的很多画面在他脑海里却不太清晰了,他记性不太好,没记住。
“玛德,明天说什么也要留一本给自己,要不然这大晚上的,可太折磨人了......”
相比他被折磨得十分难受,阿彪却是备受欢迎。
阿彪不仅自己爽了,他的好几工友都找他借《女人装》来看,然后被他趁机收取五毛钱的借阅费用。
一个晚上,他就收回来了四块钱,这生意,好像也挺好赚的呢。
隔天,赵满仓回到启发大厦上班,却是听到了布鲁斯他们汇报上来的好消息。
“老板,昨天港岛这边已经卖爆了,今天清晨的时候,很多小报亭、书店老板都纷纷要求多加四五本《女人装》杂志,截止目前我们已经卖出去五百本了,如果今天再卖的好一点,过千不是问题......”
赵满仓闻言,微微有些惊讶。
在港九这样的城市,一天之内居然能够卖出去五百本杂志,简直就是神奇。
要知道十二元港币一份杂志,绝对不是小数目,太昂贵了。
很多工人的收入,也就是三四百港币罢了,类似庄晓婷这样的月薪三千二,想都不敢想。
所以一天卖出去五百本杂志,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成就。
“那行,你们再接再厉,争取在港岛这边也能够有较好的市场行情,甚至能够出版中文版的《女人装》........”
赵满仓闻言,便笑着勉励了他们几句。
五百份杂志,那就是六千港币的营收,虽然不多,但也聊胜于无了。
又过去一天,到了二十三号这一天,纽约和伦敦那边的销量也已经传回来了。
纽约那边的销量达到了两千三百五十七份,这成绩马马虎虎,但对于一份刚刚创刊的杂志来说,已经非常牛逼了。
并且在接下来一周时间内,这份杂志的销量肯定会再涨,突破五千份绝对没有问题,但能否破七千甚至是一万,那就不知道了。
两块五美金一份,两千三百五十七份的销量,营收就是五千八百九十二点五美金。
因为这是周刊,虽说在纽约这边的员工就只有十二人,真的很少,但如果杂志每月的销量也就是一万多,不到两万的话,恐怕也就只是勉强够人工水电房租之类的开销罢了。
反倒是伦敦这边的销量,居然突破了四千份,可能《女人装》这份杂志更契合伦敦的读者吧。
跟纽约一样,伦敦分公司的员工也是十二人,并不多。
但是四千份的销量,预计未来一周的销量,肯定能够突破一万。
并且第二期的销量,大概率也能够突破一万,如此一来,一个月出四期杂志,每一期销量过万,每月营收最少是四万英镑。
四万英镑的营收是一点都不低呀,除掉一万左右的房租水电人工等成本,纯利润肯定超过了三万英镑。
当然,这些都是乐观的预测,具体销量如何,目前还不知道呢。
所以港岛这边的内容把控一定要做好,不能够乱来。
二十三日这一天,《明报》也上市销售了,三角钱一份,跟《港九日报》的营销方案一样,前面三天都是免费让利给小报亭、书店这些经销商。
第一天的销量很快就出来了,四万三千份,亮瞎了一众同行的眼睛。
查良镛、沈宝新、潘粤生他们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一个个顿时不吱声了。
“查先生,我们还要继续办报纸么?”
潘粤生第一个开口,涩声询问道。
过去这些日子,他们三人经常聚在一起,就是为了明确一下办报的事情,原本商议好了,查良镛出资八万港币,沈宝新一万五港币,潘粤生五千港币,三人合伙成立一家名为《自由报》的报社。
但是现在,《明报》已经出来了,并且销量还那么高,这可怎么搞呀?
“当然要继续办报了,为什么不办?有什么好怕的?”
查良镛毕竟是发起人,他希望是自己掌握一切,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有所成就,而不是‘寄人篱下’,受制于人。
听到查良镛这么说,沈宝新也跟着安慰道:
“粤生,你不要被《明报》给吓到了,他们能够办好报纸,难道我们就办不好么?不要长他人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