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直接给这份报纸安排了好几个杀手锏。
一是运营成本,这一点是直接花高薪挖了十二名大将回来,这些大将都是目前港岛报业内赫赫有名的人物。
尽管赵满仓不太确定,这些人能否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流量,但把这些人挖走之后,对竞争对手来说,那就是伤筋动骨的事情,说什么也会乱上一段时间。
二是安排几本畅销小说读物,不过笔名肯定不是之前写笑傲江湖的那个笔名了。
因为这几本畅销小说是《寻秦记》、《大唐双龙传》、《金剑雕翎》、《昆仑》等,特别是寻秦记,这可以说是某些颜色小说,大胆露骨的文字描写,铁定会让很多人破口大骂。
不管是骂名还是什么夸赞的名声,对赵满仓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带来销量,然后让他赚到经验值。
《星星日报》和《光辉日报》两家报纸公司,目前的职员都已经超过了八十人,这些人赵满仓都认识。
只要是赵满仓认识的人,那么事关他的事情,就能够让他赚经验值。
一场会议在很短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内解决了,赵满仓的高效率,是很多其他人企业值得学习的地方。
结束会议之前,赵满仓就又叮嘱几个负责人,快速跟进并且落实《星星日报》和《光辉日报》的发行工作。
这两家报社如果能够快点发行的话,那么赵满仓就能够多赚一些经验值。
两天之后,在赵满仓的催促下,两家报纸终于能够发行了。
四月三十日,《星星日报》和《光辉日报》两家报纸上市发行,直接给那些小书店、报亭等老板一周免费发行的活动。
换句话说,三毛钱一份的报纸,他们能够收入三毛钱。
在这样利益趋势之下,两份报纸上市当天,分别卖出去六万两千份和六万六千份,可以说是开创了港九报业的新篇章。
太可怕了!
当胡文仙和牟彦方两人看到《星星日报》和《光辉日报》的时候,整个人都懵圈了。
因为这两份报纸分别就是对准了他们两家报纸,完全就是赤裸裸的针对行为。
排版上面几乎是雷同,虽然有些文字不太一样,并且里面的内容更加精简凝练,但不可否认,这就是完全针对他们的行为。
就在这两家报纸上市第一天,全港报纸行业销量排名前十的报社,都遭遇了不同层次的影响。
《港九日报》和《明报》两家报纸的销量都分别减少了五百和八百份,不可谓不巨大的冲击。
《工商日报》、《大公报》、《星岛日报》、《成报》、《香港商报》、《南华早报》、《香港日报》等等报纸,几乎都有几百到几千份的暴跌,这个跌幅可谓是创纪录了。
结果就是第二天,以上这些报纸都针对《星星日报》和《光辉日报》这两家搅屎棍报纸,进行了大规模批评。
特别是《南华早报》、《工商日报》、《星岛日报》和《成报》这几家,措词极为犀利,力透纸背的那种杀气,透过文字就能够感受到。
没办法,就他们几家销量跌幅最惨,他们不骂的话,谁骂?
特别是星岛日报和成报两家,直接跌了超过八千份,这绝对是伤筋动骨了呀。
全港的书店、小报亭这些老板,他们的力量可不要小瞧呀。
赵满仓给他们送这么多钱,他们这些老板当然十分开心呀。
以旺角避风塘附近的序言书屋的老爸张全贵为例子,他分别进了五百份《星星日报》和《光辉日报》,按照三毛钱的价格,他能够在早上八点之前全部卖完。
换句话说,他就能够赚三百块钱。
一天赚三百元港币,谁不喜欢?
反观南华早报、星岛日报、成报等其他报业公司,卖出去一份报纸,他们撑死了也就是挣个七八分钱,累死累活一天,卖出去三五百份,结果到手才四十元港币。
所以推销谁的报纸,还要多问么?
再说了,南华早报这些报纸都是老报纸了,读者群体固定,一般来说,不会出现多大的变动。
不乐意买的,肯定也不会买。
销量暴跌,怪得了谁呢?
万邦大厦办公室内,赵满仓叮嘱管理层,别激动,还是要稳住质量和销量,毕竟一周之后才是见生死的时刻。
流量来了,如果质量没有稳住,接不住这泼天富贵的话,那也是白瞎呀。
所以,急不得,千万不能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