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签订之后,怡和洋行就要开始垫资了。
这个时候的怡和洋行已经开始出现资金链的问题,不过凭借怡和洋行在港九经营多年的关系,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现在这个时候,就到了让凯瑟克家族损失大量现金流的时候了。
因为只有凯瑟克家族缺钱,他们才有可能卖掉九龙仓公司,要不然就是让怡和洋行摇摇欲坠才行。
可怡和洋行体量太大了,赵满仓得花费更多的资金才有可能做到,但很明显这仅仅只是可能罢了。
这种不确定性的举动,自然被赵满仓排除在外,还是让凯瑟克家族缺钱才是更稳妥的办法。
不过就在赵满仓寻找机会的时候,中环新填海区的地皮开始进行招标了。
说起中环填海区,就不得不提及置地公司这家企业了。
置地发家于一八八九年的中环大规模填海,其中的保罗遮打居功甚伟。
保罗遮打靠炒股发家,当时就是借着马关条约的机会,强占新界,并且因此被女王册封为爵士。
中环大规模填海计划就是保罗遮打提出来的,根据他的计划,填海的工程费用由之前沿海区域的物业业主负责,填海完成之后,开发商有权低价获得土地。
如此一来,港岛政府不用出钱便增加了土地税收,商人们出钱填海却可以在之后获得廉价土地。
双赢!
中环遮打道就是以保罗遮打的名字命名的。
在整个填海计划过程中,为了薅填海的羊毛,保罗遮打成立了置地这家新公司。
整个中环有不少土地其实都是靠填海得来的,如今又有新的填海区举行招标会,全港商人闻风而动,就连资本不强的立信置业、新鸿基地产、恒基兆业、长实置业等华资房地产公司也都跑来凑热闹。
“各位,今天最后一块地皮,这块一号地皮位于毕打街和干诺道十字路口......”
土地拍卖会上,主持人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述这块土地,但任其说得天花乱坠都没用,因为在座有不少人都知道这块地,甚至早就研究透彻了。
赵满仓听着主持人的话,顿时会心一笑,纷争开始了。
果然,伴随着竞拍开始,大家都纷纷出价。
在之前保罗遮打提出来的填海大计划当中,确实有不少公司,比如置地公司、怡和洋行等传统英资企业,确实是获得了不少地皮,建了不少商业大楼。
但现在跟之前又不同了。
时代变了!
在四九年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港九的人口迅速飙涨到了现在的三百多万人,足足是之前的好几倍之多。
人口增多对住房需求自然更多,不过此时的港九还是有很多地皮的,特别是偏远的新界元朗一带,那边的地皮简直不要太便宜。
可人都是群居的社会属性,没多少人乐意跑去山卡拉的地方。
中环新填海区的这块一号地皮,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因为这地方就在中环,附近街道就是繁华的商业街,并且距离中环码头也就是一步之遥。
这样一块地,争夺的商人自然不少,谁都想拿下它,其中置地公司势在必得。
赵满仓也不是没有想过亲自拿下这块地,但没关系,往后还有大把的机会,现在最要紧的还是拿下九龙仓公司。
所以,竞标开始之后,他也跟着报价了。
“一亿八千万港币一次,一亿八千万....一亿八千五百万,先生们女士们,现在一号地皮的价格来到了一亿八千五百万港币....”
主持土地拍卖的拍卖师非常激动,因为这个价格很高很高了。
“两亿港币!”
这是赵满仓的开价,拍卖师看到这个价格的时候,整个人都呆滞住了。
“九号桌客人报价两亿港币,请问先生这个价格是真的么?”
赵满仓只是让奥尔利举着牌子,并没有回应拍卖师的意思,这已经很明显了。
于是拍卖师激动地继续报价,期待其他人能够继续竞拍。
置地公司那边的大班托马斯遮打,面色狰狞,十分不爽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旁边的江思顿凯瑟克眉头皱在一起,如同川字形,显然他也是被赵满仓的大手笔给震惊到了。
“法克,这个该死的乡下佬,黄皮....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钱?”
“托马斯,我不得不提醒你一句,人家还真有这么多钱,不说前几天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