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旺他们都是从北大出来的,追求极致本来就是他们的天命,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很难摆脱的。
赵满仓明白他们的担忧,但他现在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靠冯祖正他们来处理完成。
不过他并不要求学校有什么产出,只要求把学生教育好。
其实这会儿也不是后世,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一个个都是六年级了,早就可以自己洗衣服做饭了,完全可以把他们当做一个大人来看待。
上辈子的时候,赵满仓所在的乡镇也同样经历了一场改革,那就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必须要去七八公里外的另外一个村小学读书,并且是以寄宿的形式读书。
五六年级的学生也就是十二三岁的年龄,但当时所有的学生都一样,每周的星期日下午,学生们都是在自行车后面绑好米、油、萝卜干、衣服、书等工具,然后自己骑自行车到七八公里外的另外一个村上学。
虽然一路上是有其他小伙伴一起,并不是独自一人,并且那会儿是千禧年前后,马路上也没有那么多的汽车,在那样的乡间小路,车祸还是比较少见的。
但即便如此,当时赵满仓他们这些人也才十二三岁呀,真的很小,却已经独立于父母之外,独立生活了。
跟那些还走读的学生,完全不同。
现如今的六十年代,赵满仓相信六年级的学生能够很好地管理好自己,并且他们会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好好读书,争取有一个好的出路。
更不要说蛟龙学校的竞争是非常大的,那些学生即便是现在寒假时间,他们也没有回他们的家乡,而是待在学校里继续读书。
当然,这会儿毕竟是放假时间,是学习还是娱乐,完全由他们自己安排。
赵满仓并没有马上去找冯祖正他们聊这件事,而是隔天才亲自过来学校一趟,找田德旺他们谈一谈。
“学校需要管控一下成本,这一点我是很赞同的,但我已经规划好的标准你们就不需要去动,如果有出现浪费的现象,你们需要抓特例,抓思想教育...”
办公室内,赵满仓开门见山就直奔主题,聊起了成本这件事。
从去年九月份到现在一月份,已经过去好几个月的时间了,三千多名学生的情况也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学校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多很好的资源,就比如说粮食这一块,每位学生都是差不多的伙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吃的完那么多。
所以有人剩下了不少钱和粮票,甚至有人会将省下来的钱和粮票拿到外面去购买其他食物,更有甚者是直接寄回他们老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里来的孩子,他们不可能全部都是那么懂得勤俭节约的学生。
赵满仓的意思很简单,思想教育是第一位,批评训斥放第二,惩罚排最后。
反正这些部分都会被计入三年后的评选当中,有人要是觉得这部分不重要,到时候被分配到不是他们想去的地方,那后悔也来不及了。
尽管学校只是草创,但大部分制度早已经确定好了,可不会那么轻易更改。
“马上就是春节了,对学生们好一点,寒假这个时间点,我看学校门口每天接送学生到城里的大巴车也不多,可不能强迫让他们一直待在学校里,他们想去爬长城或者是去看故宫,都让他们自行选择...”
“还有我再强调一遍,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成本控制也好,其他也罢,适当范围内可以,但不能超过,本末倒置要不得...”
“我们蛟龙机构有蛟龙军、龙兴研究所、腾龙工厂,现在排在第一位是蛟龙军,因为蛟龙军能够为我们这个机构带来更多的利益,也是上面领导最重视的...”
“其次是龙兴研究所,然后才是腾龙工厂,所以你们蛟龙学校需要培养的学生,肯定要以蛟龙军为主,但蛟龙军的选拔要求非常高,也不需要那么多人才...”
“那么蛟龙学校的主要目的还是以龙兴研究所为主,无法通过龙兴研究所学生标准的学生,才会被打发去腾龙工厂,实在不行的,才会被外界机构吸收...”
“但是,两位,你们要清楚一点,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不管是蛟龙军还是龙兴研究所,亦或者是腾龙工厂,他们仨的地位不可能一成不变,很有可能过几年之后,腾龙工厂才是最厉害的...”
赵满仓说的这些情况,并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因为未来的腾龙工厂,肯定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这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