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资本经济的必然规律。
因为整个市场并没有可靠的宏观调控,只能够靠资本经济社会的自我调整。
大量热钱进入港岛市场,这些热钱除了进入房地产之外,还会进入其他行业。
比如有个厂家是恒生银行的客户,但在过春节期间,一时周转不灵,厂家开发的支票没有兑现,导致引起了恐慌,并且是恐慌导致的挤兑。
恒生银行是汇丰银行的子公司,那么发生挤兑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这家银行不是恒生银行,而是其他小银行呢?
港岛的银行会发生挤兑情况,其实有很多因素导致的,其中之一就是港府的管理脆弱,以及金融机制的不健全。
这些层面,都不是长达集团、九龙仓公司、牛奶公司等三家企业负责人能够想到的事情。
赵满仓已经替他们规划好了,所以他们只需要按照这些规划来执行就可以了。
从过往几年时间的相处来看,赵满仓制定的这些企业发展大方向,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他说过的话,也基本上一一验证了。
在企业发展前景十分明朗,利润丰厚等情况下,企业老板又如此英明神武,导致这些负责人都没有人愿意离开,或者搞贪腐的小动作。
即便赵满仓经常不出现,负责人也不会过多询问这些情况。
除非赵满仓是两三年都不来一次,那么出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变得非常大。
敲定好这些发展策略之后,赵满仓这才终于离开港岛,前往山姆。
相比较港岛而言,山姆这边的企业就没有那么多了。
澳柯玛公司、斯特拉顿公司等在纽约这边,还有《女人装》这家传媒集团,以及其他几百上千家的华尔街金融小公司。
这些金融小公司都是在澳柯玛、斯特拉顿等几家管理之下,所以不是很重要。
《女人装》传媒集团在山姆这边已经更名为五月花传媒集团,旗下拥有《女人装》这本杂志,并且开始进入报纸行业。
报纸行业本来就是五月花传媒集团的优势,因为港岛这边的《港九日报》等几份报纸都做得非常好,所以进入山姆市场之后,有了更大的资金体量支撑,很快就发展了五份小报纸。
《纽约时代邮报》、《华尔街经济报》、《洛杉矶日报》这几份,听名字就十分高大上,但目前这几份报纸都还只是十万的发行量,还需要继续努力。
在纽约待了五天时间,赵满仓就来到了加州这边。
因为加州这边有好几家企业呢,马里奥航空公司、万家超市、斯蒂芬农场集团等企业,特别是马里奥这家公司,赵满仓极为重视。
除了马里奥m6147这架已经生产并陆续盈利的客机之外,三年前他就已经交给工程师团队完成研发的农夫和鱼窝战斗机这两个技术项目,到现在也已经有了结果。
当时赵满仓还拿出两亿美金给这两个项目,长达三年的时间,所有零部件的生产工艺、生产线等都已经拿出来了,已经可以进行投产了。
发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