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片刻之后,秦一民看了看不远处的刘吉祥、步尚全、武庚年他们三位教授,道:
“领导,这台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效率是百分之四十六,比山姆那边研发出来的设备要强大太多太多了,这样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如果是直接建立在我们大西北那边,那么每年能够产生的电能是非常恐怖的...”
“具体能够提供多少电能,这个就需要看发电厂的规模了,如果规模足够大的话,那么每年供应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度电,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大西北那边的电能只能供应给大西北当地,无法为我们东部这边提供更多的电能,因为现在的输电设备太落后了,根本输送不了这么远的距离....”
在不考虑长距离输电线路损耗、电压稳定、电流强度等实际问题的情况下,220千伏输电线路最远就只能够输送一千公里的距离。
然而,实际情况当中,怎么可能不考虑这些问题呢?
总不能在大西北太阳能发电厂输送出来的一千度电,到了一千公里之外的目的地,就只剩下五百度,甚至是只有三百度电了,那么这样的情况下,损耗如此之大,还要它来干嘛?
并且高压输电线路也是需要成本支出的呀,在支出了这么多成本前提下,结果还是出现这样的低效率问题,说实话,真瞧不上。
因为现在明显还有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等综合成本更低的发电厂来满足现如今内地的用电需求,自然不急着考虑那么多呀。
领导们闻言,也是沉默了,当即便又询问更多的细节,同时还不忘咨询刘吉祥他们其他三位教授的意见和看法。
两天之后,灵境胡同办公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技术研讨会正式开始。
赵满仓也参加了这一次的会议,而且更多时候都是他在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一点,我们是一个大国,我们拥有七点零五亿的人口,我们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未来我们国家的大部分人都用上电的时候,以现在220千伏高压输电线来说,根本无法满足我们人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所以开发特高压输电线路是必然的历史使命
“大西北那边的太阳能发电厂必要建立,也必然要建立更多的发电厂,将这些发电厂所产生的电能输送到东部地区也必然的....”
“五年无法建成,那么我们就用十年,甚至是二十年来建成这样的线路...”
“330千伏、500千伏、800千伏,甚至是1000千伏等特高压输电线路都必然会建立起来,横贯东西南北,我们也必须要建立起来...”
会议室内,赵满仓的话铿锵有力,领导们、专家们都认真听着他的话,不时地低头在纸上写写画画。
这可不是开大会,而是开小会,这样的会议,完全是可以在会议结束之后就能够确定下来的呢。
甭管如何,赵满仓是循序渐进地推进计划,给领导专家们画饼。
“各位领导,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全国七亿多人民,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收音机的场面,甚至我们还会有更加先进的高科技设备,比如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设备,那么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居民每天耗电量最少是一点五亿千瓦时....”
“我这可不是开玩笑,也不是跟大家乱说话,这是必然会在未来三四十年内发生的事情,最晚也不会超过五十年...”
“我们中华民族必然会崛起,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的必然,没人可以抵挡得了...”
“电视机、收音机、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都是未来很多家庭必备的家电设备,甚至于他们有很多大西北地区家庭,他们可以直接在自家屋顶安装这样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他们甚至比东部地区更早实现现代化...”
“再一个,我们再来聊一聊公共交通领域,铁路!”
赵满仓的话震耳欲聋,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惊讶起来,实在是太令人吃惊了。
只因为赵满仓描述的未来场景,令人向往,即便是外交部街工字楼领导都听得十分认真
铁路用电需求?
领导越是往后面听,越是吃惊。
“电力火车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我们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就已经进行仿制了,虽然技术研发过程比较慢,但我相信未来肯定是能够研发出更快更好的电力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