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清朝第一屠夫:豫亲王多铎 > 第 10 章 大金汗王努尔哈赤--死因之谜

第 10 章 大金汗王努尔哈赤--死因之谜

《清史稿》里有记载关于我阿玛努尔哈赤的死因,是如此记载的:“天命十一年七秋七月,上不豫,至八月丙午,上大渐,乘舟回。庚戌,至叆鸡堡,上崩。”

史书里是这样记载的,天命十一年七月中,大汗身患毒疽,二十三日前往清河汤泉疗养。到了八月七日,病情加重,五天后,八月十一日,乘船顺太子河下,转入浑河时,与前来迎接的大福晋乌拉那拉氏和二贝勒阿敏相见后,行至离沈阳西十里外的叆鸡堡病逝。

开始划重点了,汗王努尔哈赤死之前只有二贝勒阿敏和我额娘在,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和西贝勒皇太极都不在跟前,所以如果汗王有什么遗言,只有阿敏和我额娘知道。

为什么汗王临死之前,只召见二贝勒阿敏和我额娘?为什么?这是个疑问,稍后解答。

《清史稿》是在大清结束后,1914年才开始编写的,而编写的依据《满文老档》《清实录》、《起居注》、《会典》、《方略》和大清的内阁档案。

这些大清统治者所留下的档案材料,全都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求,经过多次篡改和修订后的成果,里边很多重要事件的真实度是有很大问题的。

作为亲历者,我可以告诉你,汗王努尔哈赤真正的死因并不是历史所记录的那样子。

我来还原一下汗王真正的死因,不过我们要把时间轴拉回大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左右。

夺取大明江山一首是我阿玛最大的心愿,虽然在天命十一年,他己经六十八岁,但是征战一辈子沙场的他,从来不会服老,觉得还是老当益壮,还可以为自己的大金做更多的事情。

我们大金从赫图阿拉搬到辽阳,又搬到沈阳,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不断靠近明朝,方便我们的进攻。

而宁远城是在山海关以东,广宁之西的要冲之地,只要占领了宁远城,就等于拔掉了我们大金攻打明朝,进攻山海关中最后一颗钉子。

到了天命十一年,我阿玛得到他的老对手大明孙承宗被他们那个无知的大明皇帝朱由校给炒鱿鱼的好消息,阿玛觉得最好的机会来了。于是带着大军西渡辽河,抵达宁远城外。

我阿玛最擅长用的计谋就是里应外合,给宁远城来个突然袭击,不过这次阿玛遇到了对手袁崇焕。他很清楚宁远城内有很多我们的奸细,所以袁崇焕第一件事情就是除内奸,这下宁远城里没有我们的接应了,需要我们实打实的攻打了。

袁崇焕做了第二件事情,就是把西洋大炮安置在城墙上,这就变成了一场不对等的战争,我们用的是冷兵器,我们八旗子弟再厉害,肉身也抗不过这十一枚大炮来轰啊。

正月二十三日,我们大金八旗军队抵达宁远城附近,在五里之外先截断山海大道,安营扎寨。阿玛比较调皮,想来个不战而胜,让那些被俘的汉人进城去劝降袁崇焕,那个屌丝当然不干。

“回去告诉那个野猪皮,想打就来个痛快的,别叽叽歪歪的。”

话还没传到我阿玛那里,袁屌丝先来个大炮轰我们八旗的营寨,我们八旗子弟哪里见过这玩意,都来不及跑,死伤惨重,为了避开大炮的攻击范围,我们只能西移大营。这下把我阿玛给气得要吐血,那么多年,这是第一次被人给侮辱啊。

“汗王,被明军大炮轰死的八旗兵尸首怎么办?”

“先就这样吧,等攻下宁远城后再说!”

正月二十西日,我们派出了那个投降我们大金的抚顺守将李永芳,也是我们大金的抚顺额驸。让他先去攻打东门,反正是个额驸,如果死了,我们的格格也可以改嫁。

结局不用说都知道,肯定攻不来的,百战百胜的八旗兵,这回遇到难啃的城池了。

正月二十五日,我们换上佟养性去攻打西门试一下,反正他也是个汉人,死了也是OK的。可是大明的红衣大炮实在是厉害,攻打了一天,只见我们八旗子弟陆陆续续倒下,没见西门有什么缺口。

正月二十六日,我们决定发起全面围攻,但只要一靠近,他们就放炮,吓死我们了。虽然我们很努力,但还是抵不过他们的大炮。

于是我们只能暂时撤退,其实那个时候,城墙都被我们开挖了七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洞口,只要我们再努力一把就好了,可惜我们撤退了。

撤退的原因是,明军的大炮发到我阿玛的黄色营帐里了,连我阿玛都被大炮轰倒了,所以我们只能撤退,万一再来个大炮,我阿玛被轰上天,可咋整?

“大家快撤退吧,大汗都被炮给轰到了。”

当然大炮没有把我阿玛首接轰上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