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清朝第一屠夫:豫亲王多铎 > 第 23 章 复和硕豫亲王爵--灭大顺政权

第 23 章 复和硕豫亲王爵--灭大顺政权

大清定都北京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封官授爵,大家开心开心。

开心结束后,我们就要奔赴各自的战场,继续去平复各地的骚乱。

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晋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晋济尔哈朗为信义辅政叔王,说好的都是摄政王,不过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到济尔哈朗和多尔衮的地位相差之处,多尔衮的小心思可真多。济尔哈朗也聪明,他毕竟只是顺治皇帝的堂叔,我们这些亲叔叔都还在呢,哪里轮到他这个旁系子弟,于是他选择蛰伏。

而我晋为和硕豫亲王,晋吴三桂为平西王,当然还有很多人都封官授爵,我也不是很关注,和我关系不大。我以前就是豫亲王,这次不过恢复回来罢了,当然我这个王爵也到底了,我们那时候还没有铁帽子王,那是到乾隆年间才确定的事情。

顺治元年,虽然我们大清已经定都北京,但在南方还有所谓的南明政权,时不时联络一些当地忠明人士,意图组织他们那可怜的有限力量,把我们赶出中原。而西部还有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整个大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太平。

哪里有乱局,就是我多铎出马的时候。

“多铎、阿济格,你们是否知道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到底是怎么回事?”多尔衮越来越会说教,想要让我们出兵攻打,下达指令就行,还要像老师一样,给我们上小课,是否需要考试呢?

看我和阿济格都不说话,多尔衮就继续说道,“这个李自成啊,原来是明朝的驿卒,因为明朝进行所谓的改革,把全国上下几百个驿卒取消,李自成没饭吃,就造反了。顺治元年在先建立了大顺,这就是所谓的大顺政权,眼下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我不停的翻白眼,希望多尔衮赶紧停下来,直接布置任务就行,叽叽歪歪的,真是受不了。

“多铎,你率领正白旗,带上孔有德从南进攻潼关。阿济格,你带领镶白旗,加上吴三桂,尚可喜,你们从山西走大同,榆林,直接南下。你们在西安会师,攻下李自成的大顺政权。”

说起这个李自成啊,其实算是我们的“好朋友”,帮我们攻下了北京,逼死了明崇祯皇帝。他做的那些事情,是我们八旗一直想做,但是永远没做的事情。

可怜的李自成,有点小小的骄傲,攻下北京城后,忘了山海关之外还有我们。我们顺便捡个漏,我们替他入主紫禁城,于是他们退到了河南、陕西一带和我们对抗。

当然我们不会给他们喘息的机会,灭掉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否则我们在北京也不安心。

多尔衮还给了我一个好听的名号,什么定国大将军,十二月我率领的正白旗一路向陕西挺进。

一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的正白旗将士辛苦了那么多年,如今入关后,在北京也没有什么固定资产,好多适婚年纪的好男子,连个老婆都还没有。还有那些已经战死的将士,他们的家属到了北京后,生活也算困难,这些家属的善后,是我这个旗主必须要考虑的。

“博洛,你从天聪年间就开始跟着我,作为副将,你觉得我们正白旗的旗民们如今在京生活的如何?”

“王爷,你是我们正白旗的旗主王爷,我们所有的旗民不管如何,都要跟随你的。”

“博洛,那就是我们正白旗的旗民生活的不怎么样吧?”

“王爷,入关也没多久,朝廷给我们正白旗安置的房子也不够住啊,尤其是那些家里已没男丁的人家,生活很是艰难。”

“这也是我这个旗主王爷的忽略,博洛,你是本王的心腹,我相信你。这次出征,你找两个可靠的人,让他们带人把收缴的物资送回北京。首先考虑那些烈属,保证他们家属的生活。另外,你看看,我们正白旗下还没有住所的家庭,战后你也分配一下。最重要的是,你下去告诉兄弟们,这次战役好好打,回京后按功授地。”

“王爷,这样做摄政王会有意见吗?”

“有事本王担着,你就落实下去,我不能让我那些战死沙场的兄弟们在地下都不安。”

安排完这些,我们继续往潼关的方向进军,而我们正白旗的兄弟知道我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后,更加的士气高涨。

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到达陕西灵宝境内内,我们发现了大顺的农民军。

当我看到浩浩荡荡的大顺军的时候,我心里直发毛,太多人了。人多到令人发指,前面的队伍看不到后边的队伍,甚至连主道上都不够站人,站到了旁边的农地里。

“王爷,这大顺军也太多人了,我们打不打?”副将博洛看到那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