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被多尔衮又夺牛录又换旗后,我对出征打仗已经没有任何兴趣,反正我之前所立下的战功,也够我享用一辈子了,运气好的话,我的儿孙也能跟着享几代的福。
于是我一心在家生孩子养娃,出门喝酒,调戏良家妇女,或到表姐乌拉那拉氏那里小住,反正怎么逍遥怎么来,人生何其短,何必苦了自已?就是感觉身体好像不怎么行了,有时候要吃点药,才能让自已快乐起来。
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朝廷传来漠南蒙古的苏尼特部叛变,率部北投喀尔喀部,土谢图汗和车臣汗合兵迎接,明显是打算和漠北蒙古各部搞联盟,再去联合漠南蒙古其他部落,一起对抗大清,这个事情比较严重,不收拾苏尼特部,这漠北蒙古又要动乱。
在皇太极的太宗一朝,朝廷为了拉拢苏尼特部的腾机思,在崇德五年(1640年)特地封了代善的一个孙女赛堪为和硕格格,许给了腾机思,按制封他为和硕额驸,后来又晋为世袭罔替的多罗郡王。腾机思的弟弟腾机特封了多罗贝勒,可以说对他们苏尼特部是待遇优厚,给足了面子,但他们还是不知足。
到了顺治朝,多尔衮为了平衡各蒙古部落,一直弹压苏尼特部。在太宗朝,这苏尼特部享受了各种福利待遇,突然被冷落和遗忘,心里很是不平衡。这蒙古部落别看臣服于大清,其实都是为了利益,一旦无利可图,他们血液里的不安分就会爆发出来,就会随时叛乱。
这一个部落叛乱,往往会星星点火,燃烧大半个蒙古草原,内心不安分的蒙古部落实在太多。
五月二日,朝会上,多尔衮把苏尼特部叛乱的事情说了出来,希望有人能领兵前去镇压。
“这次还要感谢代善哥哥家的赛堪格格,要不是她连夜派人快马加鞭来报信,朝廷还不知道苏尼特部叛乱的事情。”多尔衮看看代善和赛堪格格的阿玛萨哈廉,投去赞许的目光。
“代善哥哥家不光出猛将,连孙女都这么厉害。摄政王,既然这样,何不派代善哥哥和萨哈廉去征讨苏尼特部,他们都是亲家,也好劝降,顺便去看看和硕格格,多好。”
一听要打仗,我立马把代善和萨哈廉给推出去,反正我是不想去的,那多尔衮爱找谁就找谁去吧。
“代善哥哥今年都六十四岁了,实在不适长途跋涉远征了,如今应该在京颐养天年了。”多尔衮一听我让代善去打仗,看他那个心疼样,恶心!真是会装!其实内心是在敲打代善,可以退休了,还来开什么会,再那么积极,就送你去草原打仗,死外边。
“摄政王,萨哈廉年轻力壮,正适合出征立功,为大清效劳的时候呢,派他去正好,也可以让他们父女相聚,国事,家事,事事齐全。”既然代善不能去,让他的儿子去,反正他们父子都是拥护皇太极的,如今皇太极都死了,他们也可以死了。
“多铎,为什么你不毛遂自荐呢?”多尔衮投来肯定的眼神,我可装什么都看不到,现在想到我了,夺我牛录,换我正白旗的时候不考虑自家亲兄弟了?现在来不及了,老子不干。
“回摄政王,我最近身体不行,虚的很,你还是找其他人吧”
“多铎,你天生就是个战神,你属于沙场,而不是在家躲清闲。去吧,带着你的大侄子萨哈廉,加上科尔沁满珠习礼郡王一起去征讨苏尼特部,让整个漠北,漠南蒙古都知道,你们镶白旗的实力。”
什么,这就定了,下旨意了?我是什么?我是战神?鬼才相信你呢,多尔衮,又让出门送死吧,不去,不去,就是不去。反正抗旨不出征的事,我又不是第一次做了,装病还不会吗?
“回摄政王,我不行,真的不行,你让别人去吧。”
“多铎,男人不能说不行,你行,你肯定行。”多尔衮那个没良心的,又看看顺治小皇帝,继续说道,“皇帝,你看让你十五叔去征讨叛军可好?”
顺治小皇帝年纪那么小,怎么会知道那么多,“朕觉得十五叔就是我们大清的巴图鲁,是我们大清战神,就请十五叔出征吧。”
完了,把我挑到这个高度,我下不来啊,人家年纪再小也是皇帝啊,算了,在家也要发毛了,去草原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吧,再看看有没有漂亮的蒙古妞。是蒙古妞,可不是蒙古牛,我可不喜欢喝奶,我胃不好。
这镶白旗我用起来还不是很顺手啊,毕竟之前是多尔衮和阿济格的属旗,我想着出征前,要略微动员动员,免得到时候一到战场不给力啊。
“镶白旗的兄弟们,你们都知道我十二岁领正白旗,连年出征,正白旗成了八旗里最骁勇厉害的一旗。如今,我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