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碰了吗?”
顾锡明没说话,低头喝了一口茶:“我不碰,我绕。”
“那书记那边……”
“他现在正忙着推直播,我就忙着推港口。你别觉得我什么都看不到,他的制度,确实动了人。但动人,不代表能动得长远。”
“书记那边是不是……”那主任说道。
顾锡明语气很轻:“节奏问题,说到底就是路线问题。他动快节奏,是为了建制度。我走慢节奏,是为了保框架。”
那主任点头:“我明白了。”
晚上八点半。
郭诗瑶坐在办公室,一口气改完十份项目资料,拿起手机刷了下市委频道。
最新消息刷出来:“松海市国际物流港项目进入可研阶段。”
再往下翻,是一篇评论文章:“干事不一定要喊口号,实绩才是干部的护身符”。
郭诗瑶看了几眼,笑了一声:“顾市长这是换打法了。”
她抬手发了条信息给张毅:“直播前,把市政公众号广告位也买了,我要直接投直播链接。”
张毅回复:“那你这是要亮剑了?”
她打字回:“不是亮,是晃。”
“晃谁?”
“谁想躲的,谁就自己露头了。”
第二天,市委常委会。
许剑锋坐在中间,面无表情地翻着文件。
会议照例从经济口开始汇报,发改委讲物流港项目、招商局讲企业意向、宣传部讲正面报道覆盖情况。
一直到顾锡明发言:“当前我市发展重心要稳住外部引力,不能因为内部改革节奏加快而影响企业感知。干部制度可以搞,但不能压得干部不敢担当、不敢冒头。我们要把鼓励干事的氛围保住。”
话说完,会场一时没声。
组织部那边没人吭声,郭诗瑶坐着没抬头。
许剑锋把资料合上,抬头问道:“你的意思是,现在干部不敢动,是因为改革节奏快了?”
顾锡明点头:“我有这种感受。”
“你觉得慢一点,就能出成绩?”许剑锋问道。
“至少不会出事。”顾锡明说道。
“那出成绩和出事比,你选哪个?”许剑锋问道。
“都不能出。”顾锡明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