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东不服气的表情,
让陆远恍然大悟。
我说呢,咋跟欠他钱一样?
原来是为这个……
患不寡而患不均!
还有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简单说,神凌帝国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
城里人VS农村人。
然而,开放后,城市建设的需求,以及城乡差距,
导致,大量农村劳力渐渐进入城市。
这一新现象,成为城市与农村的模糊地带。
客观上来说,农民工一年,
差不多有350天待在城市,和城里人一样生活工作,
只在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才返回农村待在老家。
你说,他们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
在陆远原来的世界,
很多地方,农村户口比城市户口更值钱。
当然,这是经过几十年变迁的结果。
而现在,神凌刚开放,
城市人的心态,还没有调整过来。
甚至,连农村人,都以拥有城市户口而骄傲。
林志东有如此想法,
绝不是个例,可以理解。
陆远略一思忖,
觉得还是解释一下,避免对方心态崩了。
“志东,你知道《悯农》吗?”
林志东一愣,这谁不知道啊?
小学课文,现在还能倒背如流呢。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陆远点头微笑着说道:
“背的不错!可为啥农民伯伯,要辛苦劳作呢?”
师父,你不会连这都不知道吧?
林志东顿时骄傲起来:
“师父,其实《悯农》有两首诗,
刚我背的是第二首,第一首开篇,就解释你的问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陆远挑起大拇指:“志东真有学问!那么,你明白了吗?”
林志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师父,你啥意思啊?”
指着泥瓦匠师徒的背影,陆远说道:
“他们就是我们的‘禾苗’,
对他们好一些,就能收获十倍百倍的回报。”
见林志东若有所思,陆远笑道:
“扣除管理费和工人开支,
剩下的利润,有你一份干股。”
林志东忍不住反问了一句:
“包吃包住,还开这么高工钱,
怕是只剩下三瓜俩枣了吧?”
陆远哈哈笑道:
“志东啊,眼光要长远,
眼下十个八个工人,确实看不出来,
但,要是五十、一百、两百个工人呢?”
林志东不以为然,
觉得师父有些好高骛远。
相比而言,他认为,
还是馆子来钱快,看得见。
不过,他也不好意思再纠缠装修队。
“嗨!师父说哪去了,
装修队是你跟厂子的,我才不要,
我吧,主要是担心,师父的心太善了,容易吃亏,
都说‘穷生奸计’,可得提防着这帮农村人……”
陆远本意,是带着傻徒弟一起发财,
可林志东坚决不要,
而且,话里话外的意思,不想和农村人搅和在一起。
最后,陆远只能无奈的摇头叹息:
“让我怎么说你好?给座金山都不要……”
林志东嘿嘿一笑:
“师父,惟精惟一嘛,
我就认准馆子了!
等馆子开张,我把同学朋友都带来,
在雅座摆上一桌,多有面!
放心,饭钱我照付,绝不占便宜!”
陆远已经仁至义尽,
可惜对方横竖不领情,也只能随他去了。
那边,潘十一和李刚,居然带着六个人回来了。
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
林志东立刻化身无良资本家嚷起来。
“怎么回事?!不是说好一边两个人么?
你们想蹭工钱,也不是这么蹭的?!”
潘十一立刻矮了半截,赶紧解释:
“林老板,误会了,后边四个,
不是我们挑的,他们自己非要跟来的……”
林志东斜了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