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院校主任已经提前等待。
一干国防生面色肃然,他们将作为重要辅助军训群体之一。
“小林哥,今年来的是京畿那支部队?”
“嗯,据说是一支新组建的部队,合成营。”
“哦,合成营,听起来应该是在对标外军。”
“没错,研究野战军信息化转型,最近一两年,经过电子通讯科技进步的加强,协同作战难度降低,老的编制不再符合历史潮流,新的作战编制和作战体系即将出现……”大三的林晓东中尉分析起来头头是道。
刚挂少尉的国防生一脸崇拜。
林晓东是他们这些国防生里优秀的佼佼者,预计明年毕业会直接授予本科国防生能拿到少校军衔。
很厉害,要知道一般陆院毕业的军校生下连要从见习排长干起,想成为少校,八年起步。
譬如抗洪抢险和军事建模竞赛里获奖的罗小洛,即便毕业提前晋升,也只是中尉,比起国防生差远了。
国防生在野战序列里,是非常特殊的群体。
由参谋总部牵头,联合一流学府,学生在就读期间,自然报名国防生,就读期间,接受军事教育,学习军事技能,毕业后,根据野战军各军区需要统一分配。
简单说,就是野战军提前预定人才。
清北国防生自然全部由清北学霸组成。
他们毕业后,更多作为军地研究人才填充到各大军事武器研究单位,或动力航天单位。
当然,成为国防生,读书期间他们也将获得特别奖学金补贴。
总之,是一种较高规格区别陆院的人才培养体系。
不过再过15年这个群体将不复存在。
嘎吱——战术车辆刹车。
哨声吹响。
组织人员集合。
短短两分钟时间,三十名指挥官一百余战士完成集结。
动作十分迅速,彰显彪悍战斗力。
成才跑到清北驻校的大校面前:“报告首长,合成营及警卫1师执行军训任务人员应到116人,实到116人,请指示。”
“稍息!”
“是!”
成才转体面向队列下达口令,跑步回到队列首位。
大校向陈主任示意。
陈主任会意,走上前来,笑容亲切。
“同志们辛苦了。”
开场白千篇一律。
“未来一个月就要靠咱们合成营和警卫1师,我个人负责校务工作,请各位战友放心,校方一定会全力保障军训工作,在军训期间,支持咱们所有合理诉求,对学生出现违规现象,予以行政批评……”
陈主任说话很讲艺术。
基本上啥也没说,又什么都说了。
先是捧,然后说明态度,最后一句才是重点。
支持野战军方面合理诉求,利用行政支持军训。
貌似支持力度很大,但实际上不能单纯理解。
重点在于合理两字。
陈主任重点提“合理”,自然也是怕训练手段过于粗暴,学生群体反感、引起矛盾,才提前打预防针。
作为第一学府,全国上下,甚至外国媒体都在盯着。
一点小事都会扩大化。
不得不注意影响。
所以,军训执行过程肯定不能出现过于粗暴现象。
工作方式方法要慎重。
当然,有兵役条例在,学生和学校也不可能开小差。
条例作为国防法律基础,最高学府需要会带头支持。
总之,这就是两相平衡的事。
果然,陈主任发言结束,代表自己人的大校简单指示。
“严肃执行每年1%返训率。”
就一句话。
代表本次军训,将有三十人作为不合格者明年将继续参加返训,如果连续三年不合格,对不起,结业证书没了。
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