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会议室陷入激动的同时,导演部的参谋接到消息后同样傻眼了。
真的让合成营干成了。
两个营,轻而易举被生吃掉,尤其是南部,直接与合成营交手,面对火箭炮洗地后空坦一波流,整个营没有一点还手之力,后勤链直接被推掉。
突击把南部辅战单元打崩。
失去辅战单位,等于失去一切。
“嘶,两个坦克排的体量打崩八百人的队伍。我有种古代骑兵劫营的感觉,高机动穿插分割,厉害了。”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合成营精准截击为快为核心,兵势如水势,突击一发不可收拾,南部输的不冤。”
“你们说,合成营有没有希望挑掉剩下的五支队伍?”
一名参谋不确定询问。
在西北和南部被灭掉前,导演部大部分人不看好合成营疯狂行径。
一挑七,简直是异想天开。
现在,部分参谋内心天平动摇。
“也许能吧,如果幼虎能做到,岂不是说他是青生代第一指挥官?”
“青生代第一指挥官?我以为他早就是了。”
“你们别被短暂胜利蒙蔽,我不看好合成营,东南的秦洪刚、西南的岑建舟都是善战之辈,一挑七难度系数极高,战斗又不是儿戏,剩余五个对手,对上任何一支单位战术上失利,都会导致合成营全盘节输......”
参谋们热烈讨论。
主持裁定工作的将军微微皱眉。
南部在战术上被击败?
战术成分的确很高。
战斗节奏被控到死,合成营没给他们一点反击机会。
然而细思极恐!
请问机会是别人给的吗?
一场突击,合成化与常规化的部队差别开始凸显。
以突击战开始前南部机动形式举例。
南部机动过程车队长达两公里。
标准公路防御机动模式。
两公里分散的队伍,在部队遭受火箭炮打击时,避免装备集中损失,至少保留三分之二纸面力量。
这是传统队形优势。
然而,南部示范信息营所属各部作战单元泾渭分明,除了机步和装坦以外,其它单元,没能形成机动协同,致使辅战单位缺少保护,所以,南部的后勤链、通讯链轻易被地面突击的15辆坦克切割、穿插、撕裂,低空火力封锁让步兵眼睁睁看着失败发生,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假如换成合成营机动......”
将军深思。
合成营每个星期机动突击一次。
参谋总部掌握大量数据模型。
换成合成营,他们作战单元机动过程配合紧密,不存在明显薄弱环节,电子对抗分队、雷达分队、后勤分队等辅战单元,能够得到良好的防御保护。
直白解释,合成营机动与突击的队形更紧密,切换流程更顺畅,也更高效。
两者机动之间快速反炮火突袭能力和反突击能力差别很大。
当然,并非说合成营机动没有弱点。
紧密结合的体系,一旦遭遇密集火力打击,瞬间战损会比常规部队严重。
但,合成营指挥官厉害之处就在于对制息权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雷达、无人机、直升机、武装侦察分队,空地一体多单位协同的情报搜索,真正意义上做到快发现、快打击、快反应。将信息化先手优势利用的炉火纯青。
战争理念先进。
到目前,部分部队仍将信息化肤浅理解为通信链的优化,这是非常错误认知。
信息化是即时高效集成监控、计算、火力分配的一种作战模式。
具体落实到合成营用15辆96a坦克突击。
火力分配,路线模拟,完全由机载计算平台完成。
武装直升机雷达加电脑加作战系统的合作过程。
坦克兵在坦克里按照终端执行战术突击。
所以,重新复盘突击会发现,15辆坦克,打击非常精准之高效,时间之快速,节奏之硬朗,漂亮无比。
到最后统一时间弃车脱离,更是骚的一批。
若非南部武装直升机契而不舍追杀,这就是一次无战损完美突击!
信息化的完美突击!!!
“厉害!”
“权重目标优先顺序逻辑层次分明。”
“短短不到20分钟的作战。崩掉南部的后勤链。”
将军意识到战争的内涵细节,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