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显的一滞,但很快就切换到正常。
“是啊,我也想和魔宗修士交手,听说魔宗天下行走唐,还有魔宗圣女,陆书雪,他们全部都在北方,我也想和他们交手一番。”
“先去长安城里买两匹好马吧。”
夜幕降临,灯火熄灭,但人们心中的恐惧和绝望,却在黑夜中蔓延开来,战败的屈辱与生存的本能交织在一起,每一个人都在思考,如何在这个夜晚存活下去。
空气中弥漫着烟熏火燎的气味,仿佛在提醒着人们,这场浩劫仅仅是一个开始。
两人走了三百多里路后,来到了第一个村子。
村落里已经没有多少人,有能力一点的都逃进了长安城,没能力的逃到了岷山的深山里。
还有一部分年轻男人,已经组织起了自卫队,开始了一场保卫家园的自卫反击。
陈平安和莫山山刚到村子里,就遇到了民间武装力量,听说是书院的学生,领头的村正,顿时换了一副发自肺腑的恭敬。
书院学子的地位,已经刻入了唐人的骨髓,从书院走出来的人,各个都是手眼通天的大人物。
甚至都没有搜查两人的身,便放两人入了村子里。
当陈平安询问起北方战事,带头的村正露出了无奈之色。
北方多山,民风剽悍,粮食产量较少。
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土匪的勾当,在北方从来都不是秘密。
北方战事艰难,并不是说唐军守不住北方。
只是因为内地土匪趁势作乱,导致了北方的防线出现了大问题。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北方本身粮食少,根本不足以供给军队消耗。
尤其是玄甲重骑,消耗物资太大了,一名重骑的消耗,足以供养二三十个普通士兵。
想要和修行者战斗,普通骑兵,还真就不行。
必须要靠玄甲重骑,才能和修行者掰手腕。
普通骑兵,遇到洞玄境界的念师,直接就可能掀翻了。
但如果是玄甲重骑,念师想要直接掀翻,就必须付出代价,必须要承担玄甲的重量,这对于修行者来说,也是大消耗。
甚至剑师,阵师,所有种类的修行者,在面对玄甲重骑的时候,都会显得力不从心。
知命境界的修士,在遇到大规模的玄甲重骑队伍的时候,也会暂时的选择避之锋芒。
北方的战争,不止是修行者,蛮人骑兵的数量也很多。
高端修行者有差距,就必须派出更多玄甲重骑对抗。
粮食消耗变大,便需要在南方调集粮草。
问题,便出现在粮草上。
在修行者数量稀少的情况下,很难把粮食送到北方。
玄甲骑兵,不适合长途奔袭,因此没办法作为护送粮草的队伍。
这才导致了,北方战局彻底的崩盘。
现在,想要解决北方战事,首先就必须解决粮草的问题。
就地征粮,已经不可能,因为战争的延续,这两年的时间里,整个北方都是颗粒无收。
哪怕是世家的粮仓粮库,也不可能存着那么多粮食。
唯有南地,才能拿出这么多的粮食,补全空缺。
陈平安听了现在存在的问题,脑子一团乱麻,他根本想不到该有什么样的办法,解决这件事情。
北方的人太多了。
缺少粮食,运送粮食,不是一趟两趟的问题。
这是需要长期的补给线。
而敌人,可以选择各种手段,就简单很多,抢夺,焚烧。
陈平安和莫山山关于战争方面,什么都不懂。
眼前不起眼的村正就懂。
两人却没能记住这个老者一开始自我介绍的名字。
陈平安对老者恭敬的一礼,说道:“老先生,您怎么称呼?”
“老朽的名字叫做,王中第。”老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中第,就是考试及格的意思,老人做梦都想获得书院的入试资格,村里报上去,县里报上去,可却始终是石沉大海,他的申请信,从未有过回复。
远近闻名的少年天才,到青年,到老年,然后成为了村里的村正。
能成为村正,却不是因为他天才,是因为他的父亲就是村正,所以他才能获得一个村正的身份。
书院入院考试的资格,虽然是广泛的,却不对平民开放。
由书院教习挑选,由官府官员筛选。
在大唐能读书的人,大多也都是士族子弟,因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