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在沉默之中细细品味。
蔡邕惊喜问道:“这是何诗,整篇如此构造巧妙,气势磅礴,词意雄浑,此篇抒情之豪壮之意令人慷慨激昂!”
“只是小侄所念之诗歌罢了,不足挂齿。”
赵壹没想到自己族中晚辈还有如此大才连忙问道:“不,篇幅构造与诗歌大为不同,不同于诗,却能更好抒发情义,意境之美有过之而无不及!”
蔡琰照常出些难题劝退这些花花公子,没想到正遇到一位惊世之才,黑纱晃动,控制不住惊愕之色。
赵融就是再不擅文赋,也能听出这首算作是诗歌的意境,也被自己弟弟胸怀远大之志向,震人心魄。
“这首诗歌应还有未完之处,上下对应不符规律,贤侄,别再藏着掖着了。”
赵瑾哪敢将下面的背出来,要是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这些一一念出,明日说不定就夷灭三族了。
他只好笑道:“蔡叔,小侄之才华只有如此几句,并非骗您,我也算不上文采出众之人,只是今日不知怎的,脑中浮现此作,遂即有感而发罢了。”
蔡邕笑道:“无便是无,何谈如此人云亦云之说,小女眼高手低,今日给她个教训也好,整日便觉得年轻人中无大才之人。”
赵壹欣慰说道:“二侄,叔父都未料到你藏得如此之深啊。”
“贤侄万不敢当,只求叔父能满足我一个不情之请。”
“无妨,都是一家人,有何事说就是。”
“那贤侄便失礼了。”
赵瑾先向蔡邕鞠了一躬,搞得他不明所以,十分诧异。
“我隐瞒了两位叔叔,今日其实是兄长劝我前来提亲,但我早已有意中人,此番多有劳烦蔡叔与蔡小姐,瑾在此赔罪。”
赵融忍着心中怒气没有发作,你他娘的早不说晚不说,打了脸之后说我不喜欢你,再把锅甩给我,曾有如此恭敬兄长之弟啊!
赵瑾不敢看他,向前二人致歉之后坐下,仿佛置身事外。
蔡邕还没什么变化,而蔡琰大受打击,自己还摆出傲态给赵瑾出难题,让其有自知之明。
如今他却用一个莫须有的理由来拒绝蔡琰,让她高傲且脆弱的内心受到打击。
只见蔡琰起身,掩面而去,几滴泪珠却落在了地上,周围的人都心知不言。
“春蝉,看好小姐。”
“是,老爷。”
一旁跟着蔡琰来的贴身婢女急忙追了出去,深怕出了乱子。
只留下四人坐在屋中,不同于先前因诗词震撼带来的沉默,此时的沉默让空气都有些冷了下来。
赵融连忙解释道:“怪我,长兄为父,没能管教好弟,请蔡大人见谅。”
他起身行礼赔罪。
蔡邕却非小肚鸡肠之人,说道:“我就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羊衜那小子,只剩文姬在我身旁,偏爱过了头,失了礼数,应我向诸位赔罪。”
蔡邕缓缓起身,赵融赶忙扶住了他。
“蔡大人莫要如此,此番皆是我与弟之过错,万不能受您之礼啊。”
赵壹也开口劝道:“伯喈,小辈之间打打闹闹罢了,过几天便和好如初,何必如此。”
蔡邕在两人的劝说下,不再行礼,坐了下去,语重心长的对赵瑾说道:“年轻人意气用事不是过错,我还是看好你做我的女婿,不只是看中你的才华,我与你叔父的交情,两家亲上加亲也是桩好事,你意下如何?”
他知道自己的女儿眼界高,趁此时将婚事定下来对双方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赵瑾又想起身拒绝,身旁赵融这次不给他的机会,说道:“我可代我弟做主,今日便在叔父的见证下定下婚姻如何?”
蔡邕并非是马上想将女儿嫁出去,只是遇到合适的青年才俊,他也要替蔡琰打量一二,观其人品,只是笑道:“不必如此着急,让他们二人多多接触些时日,到时再择吉日定下婚约不迟。”
赵融虽然不能马上如愿以偿的和蔡家结亲,但有了蔡邕这句话便是有可能,要再多看看自己弟弟是何样的人,不能只听外界的风言风语。
他便激动回道:“那是那是,今日多有叨唠,改日我再让他一人登门拜访。”
蔡邕和赵壹本想再多多讨论赵瑾所作之诗,但赵融已经这样说了,两人都点了点头,示意其可以离去,蔡邕又派了名婢女送客。
只剩二人在屋中交谈。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真是一绝,万里山河风光一览无余,且心怀壮志让人惊叹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