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倒下的人太多了,真当这一刻到来,曹操感到的却是悲凉。
“孟德?孟德!”
“怎么了?”
“我们二人一同去将军府劝说何大将军如何?”
“不,太着急告诉大将军,怕是会打草惊蛇,多生事端,况且圣上病情未必不能好转,这一步得万分谨慎。”
“又是什么都不做?干等着?”
“先联络几位同僚,密中商议便是,不用通知大将军。”
“这怎么行,朝中有能力诛阉党的也就只有大将军一人,况且你我二人早已被划分其党羽,要是被大将军知道了,只怕…。”
“唉,你要去便去,到时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那你呢?”
“我等会便去拜访司徒大人,记住,意图不可太明显,被人瞧出,又要生些事端。”
“小心些,对了,那个赵瑾要不要一并拉拢过来,加上他的兄长,得其助力,到时胜算又多了一分。”
曹操一个时辰前就得知他诗会上的横渠四句,自己虽不是儒生,但也爱好呤诗作赋,先前还想在阅兵之后,看其动向再作打算。
可是能作出此等绝世之作,莫名之中便认为他是个胸怀天下的正直之人,在袁绍的提醒下,自己也有拉拢之意。
随之笑道:“你听闻了哪四句?”
“京中何人不知,想必圣上也该听闻了,这小子倒是出尽风头了,对了,你可知他作诗之后干了什么?”
“莫非是向蔡大人提亲?”
“哈哈,你也这般认为?现在城中到处传言,赵瑾有龙阳之好,放着眼前的美人不理睬,唯独邀请一位俊秀男子离场。”
“还有此事?”
此前赵瑾还主动向自己示好,说是要亲自上门拜访,只是想了想,身上寒意更甚。
可在那四句的光环加持下,曹操还是依然打算拉拢他,赵瑾又不是圣人,人无完人,只是有些特殊的癖好的话也是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