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定县城的周围还有几座小城,谷罗、广衍、桢林等城池。
即使这些城池都占据要处,但真正能够坚守的也就只有东胜,美稷两城。
占据这些县城,并不是要驻守,而是能有一个缓冲的地方,辎重粮草的运输,或者屯兵于此。
赵瑾率领的四万多人马不是跟赵云那七千骑兵一样,步步为营才是稳健之道。
有现成的营寨,又何必再扎营呢?
城内的百姓对他们也是十分抗拒,他们之中胡人居多,当然也有少数的汉人。
喜迎王师的局面不会发生,赵瑾想要收服南匈奴就只能动用武力。
张辽率领的前军在城北扎营,熊大壮则是城东扎营,高顺依然处在后方。
“主公快看!”
一名亲兵指向远方,只见那草原的尽头,密密麻麻的军队缓慢前行,他们与赵瑾的大军阵型不同,列阵紧密。
而是以各自部落的旗帜列在阵前,分割成几个大的纵列。
赵瑾看向眼前的匈奴大军,眉头一皱,看来,对方是不打算给他休整的机会了。
自己的动向早已被看的一清二楚,大军过了山岭之地后,各部族就集结兵马,打算在这片草原之上与赵瑾决战。
他们可能围而不攻,将这座小城围困到粮草断绝,以此来击垮汉军的斗志。
“速去通知张将军,先按兵不动,列阵待命!”
“诺!”
“再派两队传令兵,一队告诉赵将军不用再进军平定,直接赶赴此处战场,并且告知杨潜,他不用动身了,我们就在这里与敌军决战!”
“诺!”
敌军这番阵仗,少说都有五万人马,张辽统领前军的营寨只怕还没建好,骑兵就已经要杀到跟前了。
城墙残破,但还是能站不少人,他又下令高顺与熊大壮的人马都到城北与张辽汇合。
既然对方不打算分兵袭扰,而是打算正面交战,他也全然不惧,赵瑾想要的就是这种打法,要是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打,不知道又要耗费多少时日。
且没有赵云那麾下近万的骑兵,想要留住对方也是件难事。
赵瑾望向远方,直视草原的尽头。
匈奴大军的后方,一座大帐立于中军之处。
几位部族的首领并列坐着,没有设下主位,如今的大单于,那位行将朽木的老王,生活自理都需要仆人来照料。
呼延王便觉得没必要让他来商议战事,这位单于来与不来,都无任何的影响。
“金弘毅呢?休屠部人都死绝了!”
呼延王大声骂道,要是休屠部的人马再不来,汉军就要把他的部族赶离这片肥沃的草地。
更别说已经有几个小部族投靠了汉军,嘴上说着是拥立真正的单于,在呼延栩眼里,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懦弱找借口,见到汉军便望风而降,要是祖宗在天上看见这般模样。
只怕不会再保佑他的子孙。
在大帐之中,几乎都是南匈奴的最高掌权者,比如右大当户,作为重要辅臣,世代由兰氏王族出任。
兰氏比起须卜氏,呼延氏,部落的兵马少了五千余人,他们之前也是亲汉派,被征召了不少人马,但其族内也发生了叛乱,兰氏王被其弟所杀,匈奴人有着兄终弟及的习俗。
许多族人都是支持他反叛,也因此整个兰氏就被兰隽接手。
他的态度与丘林氏相同持中立,但面对于夫罗求助而来的五万汉军,几个大族只能联合抗敌。
在此的还有左右大且渠,左且渠主掌政务,右且渠主掌战事,世代都是由须卜氏来担任。
这两位大臣,一共只带来了五千人马,这一举动可让呼延王脸色难看许多。
祸水没浇到你们头上,所以就带这点兵马?
呼延栩本就性烈,先前破口大骂也是忍不住。
须卜部只带五千兵就算了,可休屠部连一个人影都没看见。
自从南匈奴反叛杀了汉庭匈奴中郎将之后,性质就已经变了。
对方大军基本都是步卒,即使他们装备甲胄简陋,在这一望无际的平原之上,未必不能战胜汉军。
况且他们的兵马是多于赵瑾,只是如今的休屠部接近一万五千多的人马还未到。
帐内众人都在等着休屠部的消息,毕竟以往都是休屠王金弘毅来做这个决策的一把手。
没过多久,帐外便有将领前来禀报。
“大王,休屠部的人来了。”
呼延王紧绷的眉头舒展开来,连忙追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