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城外,刘辩和一众大臣都在城门之外等候。
传令兵在一个时辰前就传来消息,大军即将凯旋而归,因此,才会有城外这般景象。
迎接赵瑾是何太后吩咐的,刘辩本是不打算如此谄媚,此时此刻,倒好像赵瑾才是天子,他只是一名朝臣,待在城门迎驾。
刘辩与其他大臣的不同,也就是坐在龙辇之上,身旁多几个婢女,外加一众禁军护卫在旁。
此时已是寒冬时节,没有大雪纷飞,却也是天寒地冻,即使都披上了貂衣,个别的年迈的大臣,身体也会有些不适。
好在没有再等多久,一道道身披黑甲的身影逐渐浮现在天边,哪怕是归来时,还是那么的气势如虹。
除了出征之前的那几名大将在前列同行之外,还多出一位瘦削的少年,束起高耸的马尾辫。
若不近看,安能辨雌雄?
赵融官阶不算高,但也能站在前列,能站在他身前的,也就王允,荀爽等位列三公,声名远扬的肱骨之臣。
再往前,也就只有天子与太后了。
“此番征讨南匈奴,可是苦了赵卿,快随朕进城。”
“臣为汉臣,在其位谋其事,征讨叛逆,是臣分内之事,算不得苦。”
刘辩又与赵瑾演绎上了一番君臣相得的场面,众人也不知怎的,似乎是见惯了,也没有多少情绪波动,只是感觉两人关系确实亲密许多。
赵瑾先是跟刘辩和何灵思行礼之后,又跟王允等大臣行礼,看到王允时,他又将其与太原王氏联系起来。
之前陈善就告诉他,这太原王氏分为两支,主家身处晋阳,为晋阳支。
而王允则是祁县支,他这一脉比起主家,权势还要盛之不少,只是在人数上,少了许多。
东汉末年时,王允任三公,所以盖过主家,可王允死后,其子孙比起投效魏晋的主家,那可就是天差地别。
在后来的东晋,西晋之时太原王氏可比肩现在的汝南袁氏。
没有屹立不倒的王朝,可却有屹立不倒的世家,真正含有底蕴的大族,是不会同汝南袁氏一样树大招风。
太原王氏直至唐朝,都有担任宰相之位的能人。
若是将赵瑾的本家,天水赵家与其相比,两者都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真正的大族,都是身处在权力漩涡的中心区域。
等迎接仪式过后,赵瑾便与刘辩商讨了封赏事宜,哪怕他可以派人告知刘辩如何封赏,但该给天子的礼遇不能少。
“爹!娘!想我没!”
赵凌月先发夺人的冲到赵融怀里,后者没有再如同儿时一样将她高高举起。
赵融已经不能非常轻易的抱动她了,且女大有别,只是拥抱了一下,当即将她推开。
不知从哪里抽出的藤条,作势欲打。
“爹!爹!”
赵凌月当即想跑,可转身时,发现府门已经被完全锁死。
绝望感涌上心头,使她全身被笼罩在阴影之中。
“你这孽障,真是要把我和你娘气死!”
赵融将手中藤条丢在地上,他终究还是舍不得打自己的宝贝闺女。
“我知道错了爹。”
赵凌月见父亲没有真的下手打自己,她还没有将背后的印痕露出来给他看,要是给自己的伤口雪上加霜,那可就糟了,双层折磨?
“知道错了?你还能知错!今天就给我跪在这!”
赵凌月只能把头埋低,任劳任怨的听着赵融的喝斥。
“真是要给我气死!你一姑娘家的,干什么不好?非要上那死人堆里厮杀?有什么意思?平日里让你去军营舞刀弄枪也就算了,毕竟练武能强身健体,我和你娘就是看在这点才不拦着你,你倒好!偷拿些银子,学会收买人心了?”
骂了许久,赵融已经口干舌燥,可堂内的那位还没开口,他没敢停下。
“咳咳,吃饭。”
赵凌月听见母亲方氏的声音,当即站起身来,她从进府时,就闻到了炖肉的香味。
除了待在美稷城,赵瑾让全军将士吃了一次全羊宴,她就没再开过荤,或许是她天生脸皮厚,又或许赵融骂的轻了。
“唉。”
“先去把手洗干净了!”
“哦!”
刺史府内。
刘辩看着眼前的赵瑾,他实在是有些头疼。
现在都不知该如何封赏他了,他本就是三公级的卫将军,再往上,那就是大将军了,那要是再往上呢?
赵瑾似乎也看出了他的疑虑,便出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