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汉末风云之纵横天下 > 第134章 云锦侯

第134章 云锦侯

求赵瑾为他修建殿宇,赵瑾始终不肯答应,如今居然还亲自要求给刘辩修建宫城。

是赵瑾迷途知返了吗?不!他是狼子野心揭露出来,要控制不住自己了,所谓的不要封赏,只是为了日后行大逆不道之事,他已经看不上那些所谓的官职了。

郭嘉原本脑瓜子一转,已经想到几个法子,听到赵瑾的谏言,笑而不语,与身旁的荀彧表情反差极大。

两人的立场观念,此时已经能一清二楚。

谁知王允站了出来,制止了赵瑾的谏言。

“天下百姓疾苦,陛下不该大兴庙宇,并州平定,陛下南迁之日已不远,何必在晋阳修建宫城,除了劳民伤财,臣想不到还有何用?”

王允这话已经说的很委婉了,其实要是赵瑾一开始就打算给刘辩修宫城,他也不会说什么,只是赵瑾的态度转变,让他大吃一惊。

心中暗叹,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心浮气躁,也不看看当今天下是什么状况,仅凭占据了并州、河东,还有那常山五郡,就想染指皇位?

没有甲士百万,瞬间成为众矢之的,要是刘辩落到其他诸侯手上,他们这些朝臣又岂能跑得掉?

至少在赵瑾手下做事,比起那董卓、李傕,可不要安稳太多了,至少前者是讲理的,不时大手一挥,宝剑出鞘,便是道理。

不像那些跟蛮夷合为一体的匹夫,赵瑾文物皆全,说不上是崇拜,对这名与自己同等地位的年轻人,他们都是钦佩和欣赏。

因为要是他们也处在这个年纪,成就才华是比不上赵瑾。

现在回想到以前赵瑾所作的两首绝世之作,好似他确实是在履行其中道理。

能为百姓做事,保证战事顺利,这都是一个国家好转的趋势,可如今赵瑾要修建宫城,这一举动,不一定是为了刘辩,而是为了他自己篡位做准备。

荀爽也跟随其后,站出来谏言道。

“修建一座庙宇的花费几何?殿宇几何?宫城又要几何?哪怕国库有这么多钱财,那又要修建多久时日?陛下修建晋阳宫,是不是等同于昭告天下,不愿还于旧都?”

刘辩被荀爽这么一说,脸色羞愧,当即解释道。

“荀卿,朕可不是此意。”

不过这也提醒了刘辩,现在修建晋阳宫,都不知道要花费多久的时间,一年?两年?只怕都不止。

恐怕最少都要三四年的时光,到那时,便真如荀爽所说一样,要是赵瑾已经收复了关内,自己是留在晋阳?还是回关内?

结果可想而知,他看向离他最近的赵瑾,从其脸上看不出端倪,是何想法他也不知道。

或许刘辩心里明白,但就是不愿面对现实,那个念头刚涌上心头之后就将其掐灭。

赵瑾也不再做壁上观,这个修建晋阳宫的提议是他说的,现在也应该由他解释解释。

在刘辩的注视下,他转身说道。

“南匈奴虽已经平定,但北方鲜卑,西边羌族,这些胡人为祸北方已久,在此处修建宫城,便可为北方都城,等天下平定,往后异族祸乱,陛下便可迁都至晋阳,以此震慑北方,这样一来,三军用命,便再无异族祸乱九州大地。”

这个理由非常牵强,不过又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甚至还说是为了以后震慑异族的打算。

虽然赵瑾有些想法天方夜谭,但陌刀、包铁弩、马镫这些器械确实是大幅度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可这修建晋阳宫一事,你还能说出花来?

王允当即驳回赵瑾的解释,朗声说道。

“震慑异族?与修建晋阳宫有何干?若真是想防范胡夷,为何不将长城再次修缮一番,修建宫城就挡得住那些骑兵?”

赵瑾也知道自己说的漏洞百出,这一回,这些大臣纷纷站出来反对自己了,不是为了心疼那些民力、物力,而是怕赵瑾欲行不轨。

“此次平定南匈奴一战,俘获降卒四万人,瑾便不与诸位大人再激辩,若是我能两年之内,动用这四万人修建好这座宫城,诸位大人,行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