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汉末风云之纵横天下 > 第156章 请援

第156章 请援

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

“公台能说服鲍信,我倒无所感触,毕竟他与我交情匪浅,可张邈先前虽派卫兹相助与我,但那次我军惨遭叛军埋伏,卫兹战死,我是欠他一个人情的,他能领兵来援,实属不易啊!”

他虽然和张邈也同样是关系匪浅,但是毕竟是有愧于他,因为自己的一时兴起,折了他的将领和士卒,若是他不领兵相助,曹操也不会有所怨言。

可偏偏就是他来了,曹操自然是喜出望外。

曹操回想起那次被吕布、徐荣两人的伏击,险些丧命于黄泉,若不是曹洪将自己的马给他,说不定他曹孟德如今已是冢中枯骨。

何谈现在即将领命州牧一事,当自己得知北方的好兄弟袁绍已经自认命为冀州牧时,他多少是有些紧迫感的。

曹操如今还只是占据东郡一郡之地,麾下士卒不过三万人马,可谓是势单力薄。

好在陈宫替他周旋兖州各方势力,勉勉强强能凑个六万人马,可要是与三十万黄巾军对阵,犹有不敌之迹象,若是正面与其交战,哪怕是胜了,本部人马损失惨重的话,曹操可就是把家底都拼没了。

先前启事的时候,就已经要将家族榨干了,又拉来了一群好兄弟,曹操又不愿意和那些没有远谋的关东诸侯在关内洗劫。

哪怕那些诸侯争取的只是叛军留下的一些汤水的话,曹操便是连汤水都没有。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曹操就是连巧妇都没有的那个。

若不是有几位好友替他征募兵马,他曹操连这个东郡太守之位都坐不了。

不过这都是互相的,那些愿意资助曹操的,与其建交的,也都可以将其算作是投资,比起那些诸侯,曹操的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主公聪慧过人,自当明白唇亡齿寒之道理,若是东郡失手,三十万黄巾军继续南下,陈留郡便是首当其冲,第一个抵御这些乱贼的侵袭,宫只是与张太守坐下来述说这唇亡齿寒之理,他便愿意领兵前来相助主公。”

陈宫说话语速有些快,但胜在口齿清晰,不说程昱能不能听得明白,夏侯兄弟,曹洪、曹仁都是一副敬佩的目光。

毕竟若是论上阵杀敌,陈宫比不过他,可要说这口才,他们这些武将,大都是没有这份本领的,且不少人都认为,刀枪之下才是真理。

但能靠一张嘴求来上万援兵,这种助力可不算小,原本的曹操,并不是兖州中最大的势力,只能说是新起之秀。

兖州的其他的几位郡守皆与曹操一样,都是参加过讨叛联军,也算是互知根底,在洛阳的时候,大家是什么样子,几乎都已经看清了。

不仅是眼睛的看得清,心中也是门清。

“不管如何,能让我领兖州牧,公台当居首功啊!”

曹操也不再因为那乱贼将至而感到头疼,打算缓和一番气氛。

今日议事,也正是因为两方的援军都到了,曹操亲自到濮阳城外接见众人。

要说与曹操关系最好的,那当然是鲍信了。

“鲍兄能来,操不胜感激啊!”

说着,曹操不顾众人在旁,行礼过后,当即挽过鲍信的衣袖。

曹操看人还是很准的,比起张邈,他更信任鲍信,要说前者是为了投资他曹孟德话。

后者或许真的是看中他这个人,实为同道中人,且倾力相助,陈宫先前在大堂中便与自己说过。

能说服刘岱的旧部,其中多少都有鲍信的功劳,若说陈宫是助曹操领兖州牧的第一功臣,那第二功臣便是鲍信了。

鲍信又见故友,也是喜笑颜开,不过也没有如他一样,在旁人眼中有些过于“亲密”了。

“孟德领兖州牧,那是自然,兖州之内,可再无第二个曹阿瞒,现在情势危急,你我还是等抵过这次危机,再好好叙旧,如何?”

曹操也知道事情的轻急缓重,先让鲍信、张邈等人将各自麾下士卒安顿好,随后再与他进城会谈。

“那是,请!诸位请到曹某府上一叙!”

曹操转身的相邀众人,一张笑脸看不出其他的深意,除了对待鲍信和张邈,其他领兵前来的各郡太守也都是一视同仁,毕竟他们一人只领数千兵马,还几乎都是老弱病残,完全没有共同患难的心思。

不过这也不怪他们,先前鲍张两人能够参加联军,实力多少是比其他人强上不少的。

陈留郡与济北也算是富裕之地,人口众多,可征调的青壮士卒也多,自然不可一概而论。

此时,原先便在府邸等候的众人,出城迎接之后,又再次辗转回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