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汉末风云之纵横天下 > 第188章 结盟

第188章 结盟

“还说是在等我。”

李柔娇嗔他一句。

赵瑾见状,转身笑道。

“那为了赎罪,我今夜要好好补偿夫人。”

“别!”

在回府的路上,两人又是共乘马车。

赵瑾搂着李柔腰肢,心里却没有先前那股“贼意”,天气还未回暖,那些开垦好的农田都还未播种。

自己系统内的金币又换不来粮食,没有粮食,只能出钱购置粮食,也能应急。

正旦过后,赵瑾就一直在囤积粮食,金币已经花出去了不少。

【金币:32026】

又看了一眼系统,他又安心了,今日又收一良将,粮食也囤积了不少,已经用不着等到丰收之际才能出兵。

但如何攻取那半壁冀州,以及幽州,统一河北这些大战略,他还未清晰明朗,偏偏荀彧郭嘉都劝他秋收之后再出兵才稳妥。

赵瑾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暂时都没有什么动作,而袁绍那边,吕布来投,还驻扎在中山与河间的交界处,显然是别有用心。

常山一带的守军大多是收编的黑山贼所组成,守住倒不是难事。

一直是坐以待毙,没有举措,不敢冒风险,要想一统河北,那都不知要到猴年马月。

~~

兖州、濮阳

“收编十万人可不是儿戏,兖州哪还有钱来再供养十万军队?”

张邈一语道出这其中的端倪,所谓的扩军,并不是想扩就扩,没有钱来支付军饷,养的不是兵,养的是贼啊!

陈宫也没多做解释,只是踢皮球一般的说道。

“主公只是先告诉我扩军的想法,具体怎么做,还得等他回到濮阳城与诸位商议,再下定论。”

听到陈宫的模棱两可的说法,证明连他也不打算支持曹操扩充十万人,最多五万人封顶了,再多,兖州如今可支撑不住啊。

本就被这群青州黄巾军劫掠一番,虽然不至于整个兖州都沦陷,但也损失不小,刘岱都身死了,这群士族未必会给曹操的面子,要扩军,不得到兖州士族的资助。

光靠曹操所剩无几的家底,扩充十万兵马,那完全就是痴人说梦。

在三国争霸初期,曹操的势力范围仍然很小。

有些时候,打下的城池往往还没来得及休整,就已经换了新的主人。地盘“朝秦暮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谁都不知道自己能在占领的地盘上盘踞多久。于是,打下的城池经常被洗劫一空。

在这种情况下,军队很难实现休养生息的目的。

混战使曹操的大军无法长时间休整,也使流离失所的农民看到春收却等不到秋收。

这好比刚刚做好的一锅饭,转眼间却变成了别人的盘中餐。于是,在短时间内筹到军饷成了诸侯们四处杀伐攻战的先决条件。

曹操告诉陈宫的,便是盗墓,组织一队有编制的盗贼,将其命名为摸金校尉。

只要盗一座王侯之墓,就能养这十数万军队一时,在曹操眼中,这些随葬品与其和那些死去的枯骨一同掩埋在地下,不如造福后人。

众所周知,西汉中期,经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之后,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经济的繁荣使得当时厚葬成风。

这也就为曹操偷坟掘墓,盗取金银财宝以充军饷的传闻提供了条件。

“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这类专司盗墓的官职谣言立便应运而生

鲁迅曾经说,“曹操设了‘摸金校尉’之类的职员,专门盗墓”。

而当时唯一对此有的记录仅仅是当时袁绍手下的名士、列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在为袁绍攻伐曹操前发布的檄文中说:“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但即便如此,进入墓室也不是件易事,士兵们要一锤锤地凿,一点点地清理。

陈琳在檄文中具体描绘了曹操亲自指挥将士盗掘梁孝王陵墓的情景。

文中说:“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

《水经注疏》中说:“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

光是从墓葬里盗得的宝物,养活了手下的军队3年。

盗墓盗得多了,曹操就悟出了厚葬容易招来盗墓者这个道理。于是,曹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倡“薄葬”的统治者。

公元218年,他颁布了一道《终令》,其命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贫瘠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