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汉末风云之纵横天下 > 第208章 平城之围

第208章 平城之围

都是在讨论该如何封赏赵瑾。

这一次可不比先前缴费,若是统一了河北,击退三股逆贼,这泼天的功劳,封他为大将军是绰绰有余,可封了赵瑾为大将军,那之后呢?

若是先前赵瑾还能将功劳分给赵云等人,但这一次敌军加起来都要接近三十万人。

平定三十万逆贼,封赵瑾为异姓王都不为过,但东汉没有封异姓王的先例,这是禁忌,没有讨论周旋的余地。

议论了许久,也没有讨论出个结果,还是打算封赵瑾为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中,且从乡侯跨过县侯,一跃鸿沟,封其为关内侯。

“赵卿依然在外征战,班师回朝之日尚久,先将封赏的诏令快马加鞭送往军中!”

“遵旨!”

尚书郎蔡邕替刘辩拟诏,诏书拟制完毕之后,交予传令士卒,后者从宫中走出后,赶忙跨上马匹,往南门而去。

……

王府

王允坐于凉亭的胡椅之上,身旁坐的则是弹奏古筝的貂蝉,整个晋阳城得知赵瑾大胜,喜悦的气氛不亚于正旦时节,而王府内,却与平常无太大的区别。

寻常百姓家中的孩童都是欢呼雀跃,赵瑾在并州的民心,可想而知。

“赵瑾胜了,蝉儿,你要做好准备,万不能给露出马脚,被他察觉。”

“女儿明白。”

古筝所传出的清脆悦耳的乐声,莫名间,低沉了许多,王允怎能听不出其中的端倪。

“你莫要担心,自然些,便足够了,他已经答应了纳你为妾。袁绍败了,公孙瓒也独木难支,赵瑾统一河北之日不久矣,而陛下却没有一丝危机感,陛下不急,我们又何必急?”

“父亲的意思是?不用女儿杀他了?”

“他得死,但不是现在,如果河北刚刚平定,还需要安定一些时日,你得密切关注他的动向,有什么私下的举动,得随时将消息传到王府。”

……

雁门郡,平城

张辽和熊大壮站在城墙之上,二人皆是手持刀剑,砍杀一个一个冲上城墙的敌军。

“老张,大哥已经擒了袁绍,我们再坚持几日,援军就到了!”

即使先前拖延了数日,可公孙瓒毕竟不是寻常之人,猛攻平城多日,那些滚木流石,还有金汁,都早已用完。

连箭矢和弩矢,也都即将消耗殆尽,现在,往往是白日用弓弩来抵挡,傍晚天色将暗之时,放弃弓弩,近身厮杀。

弩矢的消耗太过剧烈,虽然连弩在这个时代是碾压所有兵器的存在,但所耗费的弩矢也是个天文数字,赵瑾还没有达到钱根本花不完的地步。

箭矢弩矢制造有限,即使能在战场回收,可也有损耗,特别是包铁弩的弩矢,与汉弩相差过大,所使用的弩矢不尽相同。

郭嘉毕竟是位儒生,此时待在城楼之中,未能与张辽和熊大壮一同在城墙上御敌。

一名名攻城士卒杀上了城墙,却又在守军的猛烈攻势下,将那刚刚登上城墙的敌军杀退,攻城战进入了白热化时期,公孙军每日也就只有那么一两个时辰还有股冲劲,能杀上城墙。

除此之外,其余的攻城时间,根本没有多少斗志,大军士气低落,在得知袁绍败了之后,达到了高峰。

可他们的主公公孙瓒却没有打算撤军,怎么也要拿下平城,已经不能用理性来思考大局。

“主公,撤军吧!”

“平城马上就要攻下,为何要撤!再敢言撤军!定斩不赦!”

“主公!赵军的援军就在三十里外,我们的哨骑已经探到赵军的动向,约莫有四万人马,主公,平城攻克无望,让将士们回幽州,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公孙瓒听严纲一而再再而三的想撤军,本是想谩骂几声,可听到赵军的援军赶来,不由得沉下脸来。

“围点打援,平城的攻城事务由你来负责,我领兵五万,去阻击那援军。”

“主公!还是……”

连严纲都失去了战意,可以看出大军之中,有多少将士还愿继续作战,更别提足足有四五万的援军正在赶赴平城,这个消息传出。

顿时让公孙军士气大泄,加上袁绍已经成为阶下囚,他们无法停止联想到自身的安危。

一时间,甚至有人在议论是否先降于赵军,现在的公孙瓒已经独木难支,他们并不知道曹操领军围攻黎阳。

这是曹操和袁绍两方人马私下商议的,赵瑾不让袁绍战败的消息传往南方,但却没有禁止传往北方,所谓不战屈人之兵,便是以攻心计策。

让公孙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