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六万两白银嘛,秦桧家里何止六万两,抄了秦桧的家,不就行了。”
“皇儿!你贵为太子,一言一行在未来都是圣旨,岂可胡言乱语!
秦桧都死了几百年了,你这时候去哪儿抄家?”
这下崇祯坐不住了,在崇祯的内心,被自己的儿子不小心比喻成赵构,虽然他爱面子,但只要真有明之岳飞挺身而出,他还真不在意。
但作为太子的嫡长子,举止轻佻,胡言乱语,那就不能容忍了,如果不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回答,那么少不了被关在东宫,好好的学几年圣贤的为人之道。
奸臣们的正菜上完了,朱慈烺也打算把自己的正菜端上来。
自己的父亲崇祯是什么人,总结后世的评价和来自身体内十几年相处的记忆,就两个字——愤青。
“愤青”具有的基本特征:
一是思维的情绪化、非理性化、简单化。“愤青”容易冲动,容易被激怒,喜欢谩骂,不喜思辨,不善于推理论证。
二是轻言战争。主张采取极端措施,甚至主张以暴力改变社会。
三是拒绝妥协。对外交往一味主张强硬。
而年轻的崇祯,正好符合所有特征,性格极端,好大喜功,志大才疏,空有拳拳爱国之心,却没有报国的能力,反而因为极端的行为、总是给国家帮倒忙。
爱国,愿意为国家付出所有乃至生命,但因为能力不足和性格极端,反而加速了国家的灭亡。
这就是崇祯,“愤青”崇祯。
“愤青”身上的缺点不要太多,只要拿捏住他深深地爱国又力不从心这一个缺点,朱慈烺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父皇,儿臣绝不是无故放矢,宋之秦桧是死了几百年了,但当朝的秦桧却在!当朝的秦桧却活的好好的!!!”
朱慈烺语出惊人,加上朱慈烺之前把参孙传庭一本的言官比作秦桧之走狗,又说兵部左侍郎张缙彦、越来越接近曾当过左仆射的秦桧了,于是整个朝堂都议论纷纷起来。
一时间热闹的好似菜市场。
“肃静!肃静!”
司礼监大太监王承恩大声呵斥,想维护朝堂纪律,但这都牵扯到“当朝秦桧”了,朝官哪里能安静的下来,特别是矛头若有所指的指向东林党,占据九成以上的朝官名额的东林党人,哪里还肯安静。
“父皇,您看看,您看看,儿臣说到当朝秦桧及秦桧走狗的痛处了吧!你看看他们急了!!秦桧和秦桧的走狗急眼了!”
朱慈烺的声音不大,但却格外的刺耳,专刺东林一党的耳膜,那是拿大头针去直接贯穿耳膜呀,九成的朝官都满眼愤怒的盯着朱慈烺,恨不得当场活吞了朱慈烺。
而剩下的一成,要么叹息,要么摇头。
太子还是太年轻,龙生龙凤生凤,崇祯的儿子哪能不像崇祯呀,想想崇祯初登皇位的时候,不也是不计后果的给魏忠贤及魏忠贤一党给一刀切了吗?
把魏忠贤和党羽一刀切了没关系,
可这是一个把持朝堂及整个大明天下的利益集团呀!你一刀切了却没有填补权利中空的替代品,就是大错特错了。
事实证明,一刀切之后,替代品也没有及时补上,导致权利的中空,所有的事都堆到了崇祯自己头上。
没有明太祖的头脑和能力,光有明太祖的勤劳,也只会酿成大错,最后因为实在能力有限,而让更没有底线的东林党上了位。
朱慈烺从九成的朝官眼中看到了愤怒,也从剩下的少部分的朝官眼中看到了失望,看到了他们对朝廷对未来储君对国家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