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河口,也是后世的大辽河口,后世东北最大的运输港。
如今在不重视海洋的满清手里,还是一片蛮荒,天然的良港港口,只有渔船三两只。
十多艘沙船突然冲上了滩涂,后面还有密密麻麻的登陆小舟,让包衣渔民吓得落荒而逃。
“明军来了!明军来了!”
整个滩涂,都是包衣渔民们的大声呼喊,曾经都是大明一员的他们,却没有一个主动过来当向导的,反而都跑去给各地驻防的清兵报信。
“快快快!
线列步兵勇士们!用你们的行动告诉清虏!我们来了!
战场上枪杀了他们满洲第一勇士的线列步兵,来捅他们的老巢了!”
刚接替郝摇旗,当了不到三个月东宫侍卫长,同时在侍卫营接受了不到三个月指挥线列步兵特训的张名振。
又调入了线列步兵部队,接替第一代东宫侍卫长周镜,出任线列步兵主将。
作为第三任东宫侍卫长下放,前途有多光明,不言而喻。
此时的张名振,也攒着一股子劲,打算大展拳脚,大声着给手下打气。
勇士之称可不是张口而来,此时最先踏入辽东半岛这片大地的大明将士,脖子上正用红绶带挂着一枚铜质“勇士荣誉勋章”。
旧黄河一战,可谓是惨胜,是朱慈烺领军以来,伤亡最大的一次。
为此,除了给立功者公正的奖赏及晋升以外,朱慈烺为了面面俱到的照顾每一位,参与了血战的将士,特意让勋章提前问世,并立马赶制了一批勇士勋章、旧黄河血战纪念章出来。
在旧黄河血战中,所有参战的将士,都被授予了一枚旧黄河血战纪念章。
表现最突出,伤亡最大的方阵步兵、线列步兵,每一位成员,都被授予了勇士勋章,作为额外表彰。
勇士勋章虽然将被作为第一级勋章,但作为有史以来第一批授勋者,意义就不同凡响了。
而表现更优秀者的猛士勋章、勇将勋章、猛将勋章、日月共明勋章,将会在举办授勋仪式的时,再由朱慈烺一一授予。
铜质,正面是一面日月共明旗,两把上刺刀燧发枪从中间交叉,背面用铭文书写着勇士,及授勋时间、授勋人的“勇士勋章”,挂在脖子上。
正面是蜿蜒的黄河古道,立着一面日月共明旗,背面写着旧黄河血战参战者几个大字的“旧黄河血战纪念章”,挂在胸口。
让线列步兵的老兵们,格外的精神焕发,让新补充到线列步兵营的将士们,眼神里充满了尊敬和向往。
言归正传。
三岔河口,并不是满清的海防重镇,自打毛文龙以后,满清就没想过他们需要海防。
因此并没有驻军,连烽火台都已经废弃十多年了。
周边最近的清兵驻扎点,在二三十里外的娘娘宫,再不就是东南的盖州城,东北的耀州城。
而这两座城都是近百里开外。
所以,本应该最容易血流成河的海上登陆战,如今因为满清的不设防,而登陆的格外顺利。
紧随线列步兵之后下船的,就是新编“骡子”骑兵。
“投降免死!”
全能型的骡子骑兵,刚刚在海滩上聚集了一个千骑营,就由东宫侍卫出身的王进宝统领,包围了三岔河边上的正红旗汉军牛录渔民庄屯。
多尔衮抽调了三分之二的八旗汉军随军南下,这个牛录庄屯的正兵,正好包含在内。
不同于满洲人,汉人的繁衍能力一直冠绝世界,所以两百户的八旗汉军牛录,往往人口比三百户的八旗满洲、八旗蒙古人口还多。
抽走了两百正兵,依旧有三百多余丁加上一百多的包衣壮丁,手拿刀枪鸟铳,前来应战,其中还有一百多骑兵。
“投降免死!”
西北汉子王进宝也不废话,又重复了一句投降免死之后,就要领着手下冲锋。
双坐骑的一千骑兵面前,人数只有一半,且只有一百多骑的正红旗汉军及包衣,果断选择了放下武器。
“哼~”
王进宝鄙视的冷哼了一声,先命手下收缴了他们的武器马匹,再集中看管之后,再次大喊:
“村子里的所有人,给我举起双手出来集结!”
八旗汉军也好,包衣也好,真是格外的老实,格外的逆来顺受,王进宝一句话,连卧病在床的,都被抬了出来,在庄屯口集结。
很快,张名振带领线列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