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家父朱由检之先救下孙传庭 > 124章 清兵入朝鲜(二)

124章 清兵入朝鲜(二)

孙思克领着两万汉军绿营兵、十万朝鲜绿营兵入朝鲜之后,受到的抵抗更少,几乎是刚派出人前去喊话,简单商议了一下条件,对方就开城投降了。

如此,孙思克可谓是一路上势如破竹,兵锋直指朝鲜王都汉城。

汉城朝堂,理应是一片叫和的场面没有出现,朝鲜百官反而诡异的涌现出了大量主战派。

“王上!清兵来犯,我们当下令各城,令他们严防死守!

同时应号召天下英雄,共同守卫汉城,利用经过数月修缮,已经可以称之为朝鲜第一坚城的汉城,来消耗满清兵力!

让汉城成为清虏的血肉磨坊!

清虏在汉城受挫之后,如此,再对明军许以重利,让明军再渡海偷袭一次满洲腹地。

那么,我们就胜利可期矣!”

说这话的不是众正云集的儒林山党党魁金集,也不是山党成员。

反而是当初降清派的领袖,金自点。

此时的金自点,早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成了最好战的一派,当初的降清派,也都成了反清的急先锋。

张国维、沈廷扬离开朝鲜朝堂后,金自点被明军扶到了领议政的位置,还掌控了备边司,等于全掌了朝鲜的军政大权。

投清派,成了反清急先锋。

曾经的忠明反清派,虽没有金自点呼吁的那么厉害,却也不会提出反对意见。

倒是曾经的中立派,却提出了反问。

“明军已经走了!

他们只管迁移军中朝鲜籍的军眷,根本不管我们,明军已经抛弃了我们,渡海走了!”

发言的中立派大臣,整个人是痛心疾首,明明几个月前还是好好的,为什么如今会闹到这个地步。

“明太子正值少年英雄期,镜城大君失了礼,只要我们命令镜城大君负荆请罪,诚恳的向明太子道歉。

明太子殿下,自然会看在大明与朝鲜两百年的交情上,返回回来的!

而且,我们只要把清虏的主力拖在了汉城,给了明军可乘之机,以明太子的统帅才能,会放过这个机会?”

“我们哪里还有兵力守汉城呀!

加入明军的朝鲜男丁就有十万。

我们又先后组织了共二十万大军,攻打辽东,已经榨干了我们朝鲜的所有兵力。

而这二十万大军,只有三万随着镜城大君回来了,却又都去了镜城都护府封地,选择了听调不听宣。

剩下只有不到三万,随着林府院君,一路南下,到了汉城。

光靠这三万兵力,如何应对满清十几万大军?”

又有中立派的大臣提出了异议。

这让金自点咬牙切齿,只觉得,当初明军在把持朝鲜朝堂的时候,对排除异己,做的太轻了。

他自己上台之后,又没来得及深入清洗,才让如今这朝堂上,总会出现第二个声音。

想着当初的投名状,还有早已经转移到了济州岛的整个家族,以及身边由明太子东宫侍卫全权统领的护卫家丁。

金自点不得不再次挺身而出:

“没有兵,就征召奴婢男丁从军,所有从军的奴婢,皆可取消奴籍,升为良人。

都到了家国存亡的时候了,诸位朝鲜的栋梁,不会还舍不得放出家中的农奴吧!

本官作为领议政,备边司都提调,愿意带头组织家族的所有奴婢男丁从军,以保卫朝鲜!”

“臣等,同愿组织家族所有奴婢男丁从军,协助领议政,保卫朝鲜!”

当初同样纳过投名状,还在用各种污言秽语,把满清祖宗问候了一个遍的联名著作,签上了自己的大名,还盖上了私印。

他们早已没了退路,且他们的家族成员,也都跟金自点一样,举家族搬上了济州岛,身边护卫家丁,也都换成了明军。

孤身一人在朝为官的他们,讨论起国事来,考虑的方向,自然是有些偏移。

国王李倧又不是傻子,只是越来越身不由己的他,不得不配合演出,而选择了沉默。

这个时候,金集站了出来:

“那万一汉城有失,王上的安危该如何是好?”

王上李倧死了,再换一个王子当国王不就行了。

金自点很想这么怼回去,不过他知道,这种事只能做,不能说。

“可没有王上坐镇汉城,统领大军,守军又如何愿意跟清虏拼命?”

“君子不立于危墙,怎可让王上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