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墓中孔位 > 第8章 用箩筐装

第8章 用箩筐装

“你懂个锤子!”

杜力白了傅嘉文一眼,接着说道:

“现在黑碗的行情已经算很好了,早些年建盏没炒作起来的时候,黑碗都属于不值钱的货。”

“好吧,那窑变的碗呢,值多少钱?”

喝了口茶后,杜力有些卖弄的说道:

“说到窑变,那价格可就高多了,现在一个完整的兔毛丝,最少都是大几万起步,有些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都很正常。”

听完杜力说的,傅嘉文撇了撇嘴:“那也没很值钱啊,跟7800万差远了。”

“你懂个球,你以为7800万的窑变盏是大白菜啊,那种级别的都是稀世珍品,少之又少,如凤毛麟角一般。”

杜力直接被气到了,无奈的拍了拍自己额头,接着说:“但兔毛丝就不一样了,不仅传世量多,而且墓里经常能挖到。”

“真的?”

傅胖子瞬间精神了起来。

“骗你干毛!”

杜力瞪了他眼一眼,继续说:

“其他地方不敢说,但就我们绍城这一带,只要是宋代的墓,出黑碗和兔毛丝的几率非常高,尤其是黑碗,可能半数的宋墓里面会放黑碗,也就是说,你挖十个宋墓,可能五个墓里会有黑碗。”

“咝!”傅嘉文听完倒吸了一口气。

“概率这么高?”我也惊住了。

“嗯,早个几十年,大量上山挖墓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用箩筐挑着黑碗下山。”

“有那么夸张吗?”傅嘉文质疑道。

“我也是听我大伯说的,多少有点夸张,但你要知道,有些宋墓,不止放一个黑碗,有两个五个的,甚至十几个都有可能。”

杜力继续道:“几个人组团合伙上山,一天挖它三五个墓,确实能挖到不少黑碗。”

“切,有那么多墓给你挖吗?”傅嘉文依旧不信。

“所以说,你丫没见过世面,球都不懂。”

杜力斜了他一眼,然后斩钉截铁的说道:“这点绝对不夸张,那些年,漫山遍野都是挖墓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会挖的不会挖的,都去上山。”

“女人和小孩也去挖墓?”我也有点不信了,感觉太扯了。

“你还别不信,这点我听很多人说过,那些年,很多乡下农村的人干完农活就上山,甚至很多人农活都不干,天天在山上挖墓。”

杜力看我还不信的样子,喝了口茶继续说道:

“尤其咱们绍城这一带,不仅墓多,墓还很浅,大多都是一两米深,不像北方,大墓不说,就是普通墓都有五六米深。”

“问题是哪来的这么多墓?”傅嘉文忍不住又问。

“对啊,去哪里找那么多墓?”我也跟着说。

“关于这点,我曾经查过资料。”

杜力把烟头扔进谷仓里后,说道:“咱们绍城,在宋代最早期的时候,有驻军队,为军治县,人口算是比较多的。”

“而且北宋和南宋加起来有三百来年,这三百年的时间,得繁衍多少人口出来?而且你以为古代的人跟现代一样,生个三胎都害怕?”

“那时候的古人,没电视没手机,也没ktv,干完农活就只能回家关门造孩子,也没tt卖,怀了就得生。”

“再一个,古代还可以三妻四妾,就是没钱的穷人讨两个老婆都是正常的,而且古人又喜欢多子多孙,儿孙满堂,越多越好。”

“所以你们想象下,宋代三百年的时间,得诞生繁衍出多少人口?三百年下来,又得死多少人?”

“死一个人,就有一个墓!”

说到最后,杜力有点凝重的用手指敲了敲桌子:“你们说多不多?”

听完杜力一通解说后,傅嘉文像小鸡啄米似的点着头:“多,你这么说,还真有点道理。”

“确实。”

我也觉得有道理,仔细想想,杜力说的甚至都有些保守。

毕竟古代的人不仅生育多,而且成婚早,大多十几岁就谈婚论嫁了,所以每一代新生命的诞生,都相对比现代人缩短很多年。

“以前的封建思想,挖墓这个行业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也没人会收藏墓里出来的古玩,都认为晦气,所以山上的墓都没人动。”

“也就在七八十年代,国内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古玩才越来越受追捧,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导致各地村民大举上山挖墓。”

杜力说着说着,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