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不紧不慢地想着往事,只穿过了两条巷子,怀梦便来到了孟的住处。
仅能一人通过的狭窄通道,顺着两侧的房山墙往里走,拐两个弯,便到了一个四合院的门口。
木制的门板,被踩得几乎看不出来的门槛,还有门口已经破损很久的石鼓,就是这里了。
这些看起来很有年代感的东西,很自然的让人联想到永宁古老的四合院。想象力丰富点的话甚至已经在思考影壁的样式了。
可惜这院子除了有年代感的老旧外,排场可是一点都没有年代感的。原本应为一家住的四合院,被分为4家5家共同居住,什么东厢房、西厢房统统都是住房。但凡是有个屋檐的地方就能住上一家人……如此拥挤自然没有影壁存在的空间了。别说影壁了,连门前出行的路也是能占则占,以至于两人同时出来时就要侧身而过。
孟的家是西厢房,门窗均是木制结构。门下半部分的绿色油漆已经脱落得差不多了,仅剩得几片顽固分子也早早地翘起角来,如皮癣似的斑驳不堪。门的上半部分是玻璃的这样的设计多半是希望能多进点阳光。
在怀梦看来这点完全没有用,就是将门全都做成玻璃的,也不会有半点阳光进来。不说朝向问题,就是这房子密集的盖法也不可能有半点阳光照进来。
怀梦轻轻地敲了敲门,她不敢用力,生怕一用力门就会掉下来……
由于声响过小,没有引起任何涟漪。怀梦不敢拍门,只好吞了吞口水,尽力将嗓音调到最大,喊了声:“孟老师”。
久未如此大的发声,她的嗓子因此短暂失声,后背也蒙上了一层细细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