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太平天国的圣王 > 第35章 商议新税制

第35章 商议新税制

随着张文言一家被杀,降租的事情终于落实了下去,灌阳县的百姓对太平军也更加的信任,尤其是分到了土地和降租受益的佃农们。

全县的士绅地主们在看到刘张两家的下场后,也都暂时偃旗息鼓了,领头人齐守仁也是一病不起,齐家更是直接闭门谢客了!

冯云趁热打铁,宣布要执行新税制,所以就提前通知本县的几个大商人准备商议新税制。

于是灌阳县最大的布商王仁渊便请了另外一个商人李文庆到府上商议此事。

这一日已时刚过,王家的管家便早早的站在了大宅门口。

不一会儿,一个车夫就赶着辆蒙着黑顶的驴车从巷子口驶了过来。

驴车刚刚停稳,王管家连忙从台阶上走了下来,躬身行了一礼:“给李老爷请安了!”

随即便上前掀起了车帘子,

“呵呵,王管家客气了!"

穿着绿色员外服,手上把玩着一个西洋怀表的李文庆,便在王管家的搀扶下下了车,随即就进了王府。

刚过前院,便看到王仁渊已经站在了前厅外。

等到二人互相见礼后,便一同进了前厅,等到下人奉上茶后,王仁渊便挥了挥手让下人都出去。

见前厅只剩下自已和王仁渊,李文庆忍不住问道:“今日王兄只请了在下一人前来?”

王仁渊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才说道:“不错,今日确实只请了李兄一人前来”。

李文庆听后笑了笑,便拿起桌上的茶自顾自的喝了起来。

见李文庆并无开口的意思,王仁渊眼中闪过一抹失望,最后还是忍不住先开了口。

“不知李兄如何看待这太平军?!”

正在喝茶的李文庆顿时停了下来,略带诧异的看了眼王仁渊,倒是没想到王仁渊竟然如此直接,只好将手中的茶轻轻放在了桌上,沉思片刻后低声问道。

“王兄今日请在下前来,不是要商议那新税制吗?为何突然问起了太平军?”

“呵呵,商议新税制不就是商议该如何对待太平军吗?”

“王兄说笑了,这两者差的可大了!若只是商议新税制,那倒也没什么,就算日后朝廷剿灭了太平军,只需将一切责任都推出去,朝廷也不好追究什么,大不了赔点银子罢了!”

“可若是商议如何对待太平军!呵呵,王兄你可真敢啊!”

王仁渊并未在意他的话,而是继续说道。

“不满李兄,这十来年可不单单是你在了解那些新事物,其实王某也在研究,而且去年还特地去了趟广州!”

“哦,王兄竟然去了广州?难不成就为了看看洋人的新鲜事物?”

“李兄稍等,我去后院将东西拿来给你看看便知”。

不一会,王仁渊便拿着两匹布走了出来放在了桌上。

“李兄,请过来看看这两匹棉布”。

李文庆虽然疑惑,不过还是走了过去,他知道王仁渊不会无缘无故如此做。

“李兄看出这两匹棉布的差别了吗?”

“李某对于布匹虽不精通,可是还是能看出其中的差别,左侧这这匹纺线粗细均匀,而且排列紧密,质量要比另外一匹好上不少!”

“不错,不过李兄可知道这两匹布的来源以及价格?”

李文庆摇了摇头:“王兄说笑了,我哪懂的这些!”

“好的那匹布是我去年从广州带回来的,是西洋人从海外运来的,另外一匹则是我家布坊织出来的!”

李文庆皱起了眉头问道:“西洋人的织布技术已经超过我们了吗?还是说这是他们特地运过来的上等货?”

“呵呵,原本我认为这一定是西洋人运过来的上等货,可是后来跟当地的同行了解后才知道根本不是!”

“西洋人的纺织技术在这几十年时间里突飞猛进,这种布在他们那里只能算是中等品质!其实真正让我担心的并不是织布的质量,而是布匹成本的差距!”

“成本的差距?王兄,织布的成本不就是那些吗?能有多大区别?难不成西洋人的布不是棉花织的?”

见李文庆如此说,王仁渊也不气恼,毕竟没有了解过的人根本不知道里面的差别。

“李兄说的不错,可是由棉花变成布匹,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人工!纺纱和织布耗费人工最多,我们的土布一个熟练的女子织一匹需要二十天!可是你知道西洋人要多久吗?”

李文庆这个时候也反应了过来,王仁渊又是拿布又是说这些,估计就是想让自已知道西洋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