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也是道,都只是修行中的一方面。
因此他对谢玉东既没有好感,但也没有恶感。他只想与谢玉东当面论道。现在到了普陀山下,张文端健步如飞,带着几个徒弟和慧园和尚,直接避开游人,向普陀山的后山走去。来之前,他已经让有关部门用卫星观察了普陀山的后山,知道在后山的竹林中,忽然多出了一片白雾,将整个竹林都包围起来,风吹不散。于是笃定,谢玉东一行人,当在后山的竹林中。至于为什么只是猜测,而不是起卦算一课,实则是有关谢玉东的东西,根本无法卜算,甚至算多了,还有反噬的风险。张文端没有必要做出这么危险的行为,他只是想要问道或者论道,而不是与谢玉东为敌。本来慧园和尚觉得自己修行已经很不错了,不然也不会在看到谢宁等人之后,想要收她们为徒。可是在被谢宁打了之后,才知道自己撞到了铁板。后来一想,谢玉东身边的女人,有此种修为其实也属正常,要是没有这种修为,那才不正常。毕竟那可是黑榜第一,一己之力,镇压整个星球的存在。这种人,别说是身边的女人,就是随身的仆人和下人,估计也不是凡人。所以自己受挫被打,倒也在情理之中。估计除了谢玉东之外,天下间不会再有这种随便一个身边人,就是绝世高手的情形出现。然后他就见到了张文端。张文端身边有七个徒弟,他这七个徒弟有男有女,大小不一,但修为却都极为高明,竟然都是引气期的修为。其中一名大徒弟,在气势上,竟然稳压了慧园和尚一头。徒弟如此,师父就更不用说了。 在看到张文端师徒之后,慧园和尚忽然明白了一件事:“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比人和狗之间的差距都要大!”跟张文端师徒相比,慧园和尚只觉得自己这么大的年纪,都活在狗身上了!将有关谢玉东的消息告诉了张文端之后,张文端这才与他一起来普陀山,拜见谢玉东。见高人不能交臂而失之,既然张文端想要拜见谢玉东,慧园和尚肯定要跟着他们一同拜见。他毕竟吃了谢玉东一颗灵丹,获得了很大的造化,当面道声谢,也在情理之中。“咦?”修行之人,脚力自然快捷,又加上张文端施展了一门陆地飞腾术,在后山行进之时,看着不快,实则奔行如风,只是用了几分钟,便到了后山竹林旁边。然后就看到了竹林旁边的一块空地。张文端停住脚步,一脸诧异:“此地灵气浓郁的很呐。”这一块本应该长满竹子的地方,此时出现了一片非常平整的地面,似乎被一股巨力压实过,平整如镜。在这地面正中,拱出来一簇黄绿色的嫩芽,这嫩芽迎风而长,在众人的目光中,缓缓破开泥土,一节节的往上生长,舒展身躯。只是几个呼吸间,便长出了一人来高,此时已经看清楚它是一根竹子。这根竹子与普通的绿竹不同,竟然是青玉颜色,近乎半透明状,竹竿迎风摇曳,竹叶却是朱红色,上面有着天然的纹路,似乎是一种天生地长的符文。张文端等人目视这竹子破土而出,缓缓长成,心中都生出一种说不出来的韵律,似乎有所感悟,但又似乎少了点灵机。“好竹子!”张文端看着竹子抽枝发芽,青气满身,忍不住开口赞叹:“此竹绝非是凡间之物,当是谢总特意留给普陀山的东西。”他是当世风水堪舆大师,此时站在后山,目揽群方,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这里是一处灵气泉眼,被谢总找到之后,吸收了一部分灵气,他为人不贪不占,也知有来有还,因为吸收了此地灵气,所以留下了一根仙竹,以平因果。”张文端说到这里,对身边几个徒弟以及慧园和尚笑道:“我等机缘巧合,也算是赶上了好机缘。趁着此处灵气眼还在,也好好修行一下吧。”他第一个迈步前行,直接到了青玉竹下,盘膝打坐,就此入定修行。几个徒弟似乎已经见惯了老师时不时就要顿悟打坐的情形,有一名徒弟直接将双肩包摘下,开始搭建帐篷,将张文端的身子遮住。其余几个徒弟也各自将随身帐篷搭好,围着青玉竹学老师打坐。“阿弥陀佛!”慧园和尚看的稀奇:“果然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徒弟。”这张文端说修行就修行,说参悟就参悟,竟然一点犹豫都没有,他这几个徒弟也是,老师干啥,他们就干啥,亦步亦趋,景行行止。老师修行他们也修行,老师参悟,他们竟然也跟着参悟,慧园和尚这还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