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又在平定各地叛乱中作出重大贡献。他不肯依附权臣秦桧,敢于为遇谗的岳飞鸣不平,史称其“固将帅中社稷臣也”。今有词作《临江仙》《南乡子》等传世。(概述图来源)
张俊
张俊(1086年-1154年),字伯英,秦州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人。中国南宋将领,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张俊出身贫庶,少年从军,16岁时充当弓箭手。宋徽宗宣和(1119年-1125年)年间,在与西夏作战及镇压山东李太、河北武胡等农民起义的战斗中,累功迁武德郎。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太原,其随种师中往援。康王赵构任兵马大元帅,张俊即率部往从,擢元帅府后军统制。宋高宗赵构即位后,任御营司前军统制。苗傅、刘正彦政变之中,宋高宗被废,张俊与韩世忠等在张浚节制下,平定事变,升为御前右军都统制,拜节度使。建炎四年(1130年),张俊守明州城,一度击退来犯金兵,获高桥之捷,旋因完颜宗弼反扑,弃城逃遁。次年,为江淮招讨使,讨伐叛将李成,并多次挫败伪齐的侵扰。时与韩世忠、刘锜、岳飞并为名将,所部称张家军。绍兴十年(1140年),金军南侵,宋诸军迎击,其部将王德收复宿州、亳州。后张俊迎合高宗、秦桧解除诸将兵权的意旨,旋即撤军。次年,首请解除兵权,授枢密使。又排挤刘锜,追随秦桧制造伪证,促成岳飞冤狱。后罢枢密使,进封清河郡王,备受高宗宠遇。二十一年(1151年),拜太师。于二十四年(1154年)六月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光世
刘光世(1089年—1142年),字平叔。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志丹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兴四将”之一,镇海节度使刘延庆次子。宋徽宗时,刘光世奉命镇压河南叛军张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靖康初率部戍边,败夏兵于杏子堡。金兵大举南侵,与韩世忠等共守江南,屡立战功,升司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封荣国公。后率部抗金,但其“御军姑息,无克复志”,饱受诟病。绍兴七年(1137年),引疾罢去兵权。绍兴十年(1140年),再为三京招抚处置使。次年,罢为太保、万寿观使,累封杨国公。绍兴十二年(1142年),刘光世去世,年五十四。追赠太师,谥号“武僖”。乾道八年(1172年),追封安城郡王。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追封鄜王,列七王之首。
中文名
南宋
外文名
southern song
时间范围
1127年 至 1279年
都 城
临安府 [2](今浙江杭州)
主要城市
建康府、绍兴府、襄阳府等
语 种
汉语
货 币
交子(纸币)
人口数量
8060 万 [269-270]
主要民族
汉族
着名人物
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朱熹等
选官制度
科举制
主要思想
儒学、理学
开创者
赵构
目录
1国号
2历史
?建炎南渡
?绍兴稳基
?隆兴北伐
?乾淳之治
?和战之争
?两朝内禅
?韩氏擅政
?弥远当国
?端平更化
?二帝怠政
?大势已去
?国沉南海
3疆域
?领土范围
?行政区划
4政治
?行政体制
?法律制度
?官员制度
5军事
?军事制度
?军事力量
?防御体系
?对外战争
6经济
?农业
?商业
?赋税
?人口
?货币
?手工业
?经济制度
7文化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