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 第199章 为了您的帝业!

第199章 为了您的帝业!

“正是!”鞑靼使节附和,“将明狗斩草除根,叫他们再不敢窥视草原半分!”

随即,几方热议联合作战事宜。

十日之后,三国联军气势汹汹,整装待发,却不料大汉突袭,瓦剌与鞑靼措手不及。

两族倾尽所有凑集的七万兵马,尽数覆灭于大汉之手!

男子被俘,终身囚于黑矿;

.女子被掠,沦为生育工具。

反抗者,格杀勿论。

自此,瓦剌与鞑靼名存实亡。

消息传至应天府,朱棣闻讯,如遭雷击,瞠目结舌。

本严阵以待,以防三国联军来犯,未料对手未现,大汉已悄无声息间荡平两大草原部落!

这等反转,令朱棣有如拳击棉花,满腔力量无处施展。更令他困惑不解:这大汉究竟何方神圣?

在朱棣眼中,大汉此举无异于雪中送炭。

草原三部集结之初,他便令明军戒备,并调集顺天府及周边兵马,预备草原一战。此战在所难免,亦在其预料之中。

朱桂对草原的毒计,若不防患,草原民族将日渐衰弱,终非中原之患。

预见到此的草原勇士定会反抗,朱棣亦已做好镇压准备。

一旦草原最后的血性被抹去,大明将彻底掌控草原。

事实上,不满大明的瓦剌与鞑靼确有联手之意,密谋驱逐明势力。

但令朱棣始料未及的是,草原上新兴的大汉势力,不仅接纳了瓦剌与鞑靼的示好,更促成三部联军,令朱棣顿感心惊肉跳。

三部合力,兵力或可达十万,朱棣心中并无十足把握。

即便如此,他仍按捺住部下上报朱元璋的请求,决意亲自应对联军。

然而,更出乎意料的是,大汉竟背刺盟友,瓦剌与鞑靼的军队惨遭屠戮。

朱棣闻此,震惊不已。

“确是大汉灭了瓦剌与鞑靼?”燕王朱棣狐疑地望着陶光啸。

此事太过匪夷所思,仿佛梦中敌军自相残杀,不费吹灰之力便胜券在握。

“殿下,此事千真万确。”陶光啸眼中闪过震撼,“大汉将瓦剌与鞑靼的兵马悉数消灭,无一幸免。”

大汉之手段,即便是昔日明军也望尘莫及,不留俘虏的做法,唯有昔年蒙古帝国可比肩。

朱棣倒吸一口冷气,竟是真的!

短暂的惊喜过后,忧虑接踵而至。

表面看似敌人内讧,实则大汉之狠辣,极可能一统漠北。

一旦如此强族整合资源,其威胁远超瓦剌与鞑靼之和。

对朱棣而言,一个新的强大敌人正在崛起,那便是大汉,而他对大汉一无所知,这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草原势力!

“若真为大汉所为,此刻尚非庆贺之时。”朱棣并未因瓦剌与鞑靼的覆灭而长久欣喜,大汉的出现,让他警觉起来。

“殿下无需过分焦虑。”见朱棣眉头紧锁,陶光啸却显得轻松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朱棣心中好奇,陶光啸何以如此自信,但仍故作镇定道:“倒非恐慌,只是瓦剌与鞑靼兵力不下五万,大汉能将其全数消灭,实力不容小觑,或有十万之众。大汉兵马驻扎漠北,敌友未明,实难安心。”

朱棣虽估算出兵力,却不知大汉实际投入不过三万,但装备精良,加之突袭,故能轻取胜利。大汉早有图谋,意在漠北开疆拓土……

话说那两支草原部落,势力不容小觑,加之大汉兵马有限,硬碰硬实非良策,便不愿白白牺牲人马攻城。

恰逢瓦剌与鞑靼主动邀约,共谋攻打明朝,这倒给了大汉一个机会,既能削弱这两个部落的实力,又能避免正面冲突的损耗。

联合作战时,大汉瞅准时机,背后发难,一举双杀,两部落元气大伤,领土人口皆遭掠夺,动作之流畅,如行云流水。

而此时的朱棣,对此浑然不知,还以为大汉兵力雄厚,对草原上这股新兴势力忧心忡忡。

“殿下忧虑大汉,乃人之常情,”有人宽慰道,“但据我观察,大汉虽拒见我大明使者,却从未对大明出手,似有高层严令不得侵犯大明。若此推测不差,短期内大可不必过分担忧。”

这话一出,朱棣眉头锁得更紧了。

大汉既不待见大明使者,又似乎有禁令不得侵扰大明,其态度让人捉摸不透,既非友好,亦非敌对,朱棣心中疑惑丛生。

“唉!”燕王朱棣长叹一声,这神秘的大汉让他颇为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