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京中皇室、勋贵和文官们的府邸灯火通明,一夜无眠。事关陛下安危和国朝命运,更牵涉这些人的富贵兴衰,谁还能睡得着。
第二天,皇室重要成员和文武百官纷纷上朝打听消息,内阁很快就有五大学士联名行文各衙门,其中明确天子无事,百官这才定下心来,京中很快就安定下来。
不过坊间文帝纵欲昏迷的事情还是传了出来,形成了很多版本,有的说是嗑药过度;有的说是文帝一夜来了一个一箭双雕;更有传言这位角色美人内媚,文帝欲罢不能!
当日,刘政和办公回到府中,翰林侍读刘阳也来刘府请教一二!
下人上了几个小菜,一壶上等的天仙酿,两人对面而坐!刘政和屏退所有仆人后,向刘阳介绍了说西苑里的情况,喝了一口茶,然后看向刘阳。
刘政和儿子不显,对这个翰林侄儿很是器重,有考验和提携的意思!
翰林侍读刘阳沉吟片刻,道:“叔叔,这事没有涉及问题关键,文帝已经很少回宫了,怎么突然又有人送美人入宫,而刚好文帝回宫,这里面透着蹊跷啊!”
刘政和满意地点点头,自己的这个侄儿很是有政治头脑。朝中之事,哪里有那么多的巧合,偶然之事必然透着必然!
刘政和笑道:“阳儿所言有理,这朝中之事,要仔细地推敲推敲,很多事情绝非偶然!”
“这件事情其他人没有办法做到把美人送入宫中,只有杨贵妃同意才行。可我就是琢磨不透,杨家为什么要送一个女人入宫争宠。再说了,杨家没有必要让文帝出事,就目前这种局面,杨家得利最大!”刘阳道。
刘政和笑了笑,能够想到这一点,对于入朝才一年多的刘阳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具备了在朝堂上打滚的能力,但还是欠缺一点火候,还需要在朝中历练才行!
刘政和道:“阳儿,你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很不错了,但你要把眼光看远一点,文帝不能出事,但如果文帝生病了,杨家下一步就要做什么?你好好想想!”
刘阳沉思片刻,突然身子一震,惊呼道:“夺嫡,推三皇子入主东宫!”
刘政和欣慰一笑,道:“不错,文帝身子骨不好,大夏国不能没有储君,这是大事,谁也不能阻拦,也不敢阻拦!”
刘阳这时才知道自己的叔父在提点自己,这种政治智慧,没有人提点很难领悟!
刘阳起身施礼道:“多谢叔父提点!”
刘政和笑了:“孺子可教也!”
刘阳不无担忧地道:“叔父,杨阁老在朝野势力已经够大了,如果再行控制东宫之位,几乎可以行霍伊之事,如何是好?”
刘政和笑了笑,道:“如今陛下只有三子,四皇子能力不显,难堪大任。二皇子没有什么势力,也掀不起什么浪花。三皇子宫中有杨贵妃把持,朝堂之上有杨阁老,还有关陇集团的支持,上位乃板上钉钉之事,短时间之内难以扭转,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刘阳脸色难看, 他年轻有抱负,看着当前杨党结党营私,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很是郁闷!
刘政和温和地道:“王朝兴衰自有定数,非人力所能扭转。如今大夏国财税枯竭,民生凋敝,积重难返,内忧外患,除非来一次刮骨疗伤的变化,否则谁也没有办法!阳儿为今之计,就是兢兢业业做事,不负朝廷,不负年华,等待时机,自有你用武之地的时候!”
刘阳心情沉重地摇摇头,然后犹豫不决地道:“两年前入京之时间,我等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可当时定国公赵辰就提醒我们,大夏国已经危机重重,当时就连我也不相信,繁盛之极的大夏国竟然不到两年就到了如此地步!”
刘政和眼中精光一闪,道:“土地和财富集中在官员和地主手中,老百姓失去土地,饥荒之年流离失所,沦为难民,国家也收不到税收,这就是王朝衰败的开始!定国公能够看到这一点,说明其确实非同常人,可惜太上皇退位的太早了!”
刘阳道:“太上皇和定国候会不会阻止三皇子入主东宫?”
刘政和摇摇头道:“太上皇已经失去了权势,而定国候羽翼还未丰满,撑不起大场面,三皇子入宫东宫已成定局,太上皇和定国候也没有办法,除非他们发动兵变,但杨阁老掌握着京师,他们很难成功!”
刘阳似乎有点失望,“叔父,那我们该怎么办?”
“等待时机。终有柳暗花明之时!”
天子醒来,百官都松了一口气,然而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天子发病,恰恰是夺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