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三荀传 > 第七章 折扇、疑虑

第七章 折扇、疑虑

面子上,若是寻常百姓,恐怕开封府也无暇顾及此案了。那天夏侯凌去长宁山看了看情况,手下这么多厢军搜山,也没搜出什么不尴不尬的地方,唯一的线索就是进城的车辙印,但进城了再要搜查,耗费的人力物力就太多了,夏侯凌就只好暂时搁置此事。只是没想到,今天这案子突然就算了结了。

贼人把棺木盗走,为何又要送回来?夏侯凌想不到其中缘由。贼人不论是与荀家有仇,没理由把二人棺木送回来;若是贪图财物,墓室里那些金银宝器也没带走。他费解地摇摇头,把手中案卷随意卷上,叫了几个随从,策马奔长宁山而去。

一个时辰的时间,终于到了曾迁那院子。夏侯凌见曾迁正在院里练剑,剑锋凌厉,但却又有一丝柔蓄。不过他不是武人,对剑法不感兴趣,他就唤了一声打断曾迁:“曾兄。”

曾迁把剑收住,看见是他,收了剑,拜道:“夏侯大人。”

夏侯凌回了礼:“曾兄,听军士来报,荀老大人和夫人的棺木找回来了。”

“是。”曾迁点了点头。

“失而复得,曾兄为何不喜?”夏侯凌见曾迁这般烦闷的模样,虽说猜得到其缘由,还是问了一句。

曾迁叹了口气,有些困惑:“不瞒大人,找是找回来了,尸骨也完好,只是棺木里少了几样东西。小姐说,东西倒是没多贵重,只是贼人为了这些东西去盗棺,就不怕有损阴德?”

“大抵是贼人不信鬼神,才能做出这等行径吧。若是换作我,挖坟掘墓这事,就已经吓破胆了。”夏侯凌点了点头,搪塞道,“不知棺木中都少了何物啊?”

“小姐没说,不过应该都不贵重。她唯一提到的,是一支玉笛,不过,那玉笛好像是当初小姐的贴身物件,我也不知道那玉笛长什么样子。”

“曾兄,你瞧,既然棺木也都找回来了,这案子……要不先结了?”夏侯凌低头琢磨着,“毕竟丢了的东西也不贵重,开封府最近实在是没有精力查这么多案子。至于长宁山的守卫,我的人先留在这。回头我向程大人请示,专派一队厢军来长宁山驻扎。这长宁山,毕竟已经是汴梁多数人家的公用墓园了,派些将士守卫也是理所应当。”

“这个……我得问过小姐的意思。”曾迁想了想,显得有些为难,但最后还是应了下来,“夏侯大人,开封府不查了,可以,但驻扎在这里的厢军,需得听我调遣,我自己去查这案子。”

夏侯凌也只好应允下来。曾迁此人,若论品行心性,他自愿给荀恺守墓八年,此前从未出过任何差池。何况曾迁也做过厢军校尉,夏侯凌手下的厢军让他负责长宁山的守卫,倒也无不可。

“这事可以,不过我还得向程大人请示一下,擅自调兵可是重罪。”夏侯凌点了点头,带着手下下了山。

他绕到北坡,看了看断崖之下发现棺木之处,就只剩了一个方形的坑。这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看上去就是棺木的形状。贼人当晚把夫妻二人的棺木送到这断崖之下,还埋起来了?虽说这坑不深,但挖下来还是很耗时间的。夏侯凌又叫人往下挖了二尺多深,也没见什么异样。

夏侯凌摇摇头,他手里其他案子还积压成山,既然此案已经和曾迁交接好了,他也就不再多想,快马加鞭赶回开封府,只简单吃了两个包子,就继续看着桌上的案卷。

——————

董襄送走了杨山夫妇,坐在案边边想边写。

死者名叫杨婉,是洛阳茶商杨山的女儿。据杨山说,女儿是来汴梁赏玩的,因不放心,雇了洛阳城西周家的一位门卒跟随。杨婉本来与父母约定,清明之前回来,却没有按期还家。夫妻二人只道是女儿贪玩,便没有多想。直到开封府的告示贴到了洛阳,杨山和卢氏夫妻二人才赶快来开封府认尸。

杨山三十多岁才有了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宠爱百加,娇纵惯了,也没让女儿缠足。至于尸首身上的棍棒之伤,自然不是家中人打的。董襄还没跟二人说杨婉被人糟蹋此事,卢氏本来就悲恸欲绝,若再听闻此事,只恐怕会惊厥在开封府里。

这样一来,跟随杨婉的那周家门卒就成了此案的另一个疑凶。杨婉身上的棍棒旧伤与他脱不开干系,要派一路人去捉此人。

除此之外,董襄现在也还是放不下郑伦。毕竟杨婉最后是出现在郑伦的卧房里,还赤裸着身子,要说与郑伦毫无关系,董襄也不信。大牢那边,还在给郑伦用刑,但郑伦就是不招。郑伦毕竟是个书生,董襄生怕他熬不住,只好叫狱卒停刑,给他安排了些好饭食。

至于其他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