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 > 第1368章

第1368章

不然,这些文章,为何会贴在这里?

还不是因为上面的授意……

最终,老儒只是颓然一叹,踉跄着转身,拨开人群,落寞地离去。′如~雯_徃^ /首¢发?

更多的儒生在低声争论。

真正能让天下大治,万民饱腹的大学问,到底什么才是对的?

不知过了多久。

那个先前悲呼的中年书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对着皇榜,深深地作了一揖。

紧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

或躬身长揖,或颓然坐地,或依旧站着。

但目光,里已没了半分轻慢。

一场足以动摇国本的科举风波,却还没有彻底落幕。

既然会试的榜单没有变动。

那么。·天¢禧¨暁/税?王′ +免¨费′越-黩·

殿试之日,已渐渐逼近……

……

奉天殿。

殿试之日。

数百名贡士身着青色襕衫,如同一片片整齐的禾苗,在金砖铺就的殿内盘膝而坐,面前是矮案、笔墨、砚台。

气氛近乎凝固,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屏着呼吸,垂着眼,不敢望向龙椅。

朱元璋今日未穿那身繁复的十二章衮服,仅着一身明黄色的常服。

但那股君临天下的气势,却比任何华服都更令人心悸。

他的目光沉静如渊,缓缓扫过下方每一张年轻又紧张的面孔。

太子朱标侍立在侧,神情同样严肃。,w,z,s^k′b*o.o!k..¨c′o¨m/

“开题吧。”

老朱的声音不高,却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

一名年老的宦官从托盘中捧起一卷黄绫圣旨,展开。

他的声音尖细而清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绍膺鸿业,统御万方,夙夜孜孜,惟以安民为念。迩者倭夷跳梁,屡犯海澨,剽掠城邑,荼毒黎元,致令滨海之民,室家荡析……”

终于。

宦官顿了顿,提高了音量,一字一顿:

“论倭患之根源,及平定之策!”

话音落下,殿内响起一片细微却清晰的倒吸凉气之声。

又是实务!

许多埋首故纸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士子,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他们满腹的仁义道德,满脑子的子曰诗云,在“倭寇”这两个字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要他们写一篇锦绣文章歌功颂德,他们能洋洋洒洒数千言。

可要他们论述如何打仗,如何平定外患……

这,这难道不是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事情吗?

这考的不是经义,是兵法,是国策!

然而,与他们的慌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皇家科学院出身的那几十名学子。

尤其是坐在最前排的会元周志新。

当听到这个题目时,他的眼睛“唰”的一下亮了起来。

那是一种猎人看到猎物,饿狼闻到血腥的兴奋。

倭患!

这简直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题目!

在科学院的策论课上,陆师早就将大明周边所有潜在的威胁分析了个遍。

从北方的残元势力,到西南的土司,再到东南沿海的倭寇流匪,甚至是万里外的南海……

每一项都被当做专题,反复推演、讨论过无数次。

他们的老师,那位广智侯,甚至画出过简易海图,标明了倭寇的主要来源地、活动路线,分析过他们的船只、战法和补给弱点……

周志新几乎是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原本因殿试而有些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

他拿起笔,饱蘸浓墨,心中已有了万字腹稿。

现在该考虑的,是如何精简一些……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将下方众生百态尽收眼底。他看到了那些士子的慌乱,也看到了周志新等人的自信。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冷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