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点,若论织布行业,华东那点织布能力跟江南地区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江南地区的织布、丝绸、纺纱行业,可以说傲视全国。只因为隔了一条江,所以江南的布匹没有向江北地区大肆倾销,这才让华东省有了一点商机。
现如今嘛,葛玉真制定的策略是,一方面抬高棉麻的市价,尤其是输往江北的棉麻价格。这一点,同样可以通过增加运费来实现。
棉麻要从江南运到华东,同样得走船,走船就是南兴商会说了算。
另一方面,南兴商会可以向华东周边省份直接倾销成品布,以低廉的价格和优秀的质量来迅速抢占市场。
凭南兴商会强大的船运能力,庞大的制造规模,就算加上运费,卖到江北各省的成本也要远低于华东布料的价格。
如此一来,上游在涨价,下游在压价,两头一堵,华东的布料能卖出省去,那就见鬼了。
接下来,就是搞华东的粮食。
粮食行业,华东是输出方,没法从上游进行打压,就只能简单粗暴地通过下游竞争,来打压市场价格,从而压缩华东粮食的利润空间。
一样的道理,华东的经济底蕴远不及江南三省,不论是粮产还是运输,都没法跟江南相提并论。
可以说,不管华东输出省外的粮价是多少,南兴商会全都以他八成的价格去卖,到了华东开始亏本的那一步,南兴商会都是有钱赚的!
关于华东的粮食,严良还格外提了一点。
华东的产粮地紧靠着安庆、华阴,位处三省交界,当地农民跟两省往来颇多,会有不少私下交易。
严良让葛玉真派人暗中收买三省粮农,后续也会通过民间的一些隐蔽渠道,暗中到华东粮农手中直接收购粮食。
等于说是直接从源头上跟华东官府抢粮,我出的价格高,粮农肯定偷偷想办法把粮食卖过来。三省陆地相交,道路畅通,官府想拦也拦不住。
如此一来,华东官府基本也别想靠出口粮食赚钱了。
最后,也就是最主要盐了。断了盐利,六王爷基本就等着喝西北风了。
华东产盐,对外输出,所以从原理上来讲,跟粮食一样,只能通过打压下游价格,来压缩华东盐矿的利润空间。
华东的盐是矿盐,而江南的盐是海盐,从开采制作的成本上来讲,海盐肯定更具优势。
矿盐要开采、搬运、碾碎、研磨,需要耗费大量人工,出盐效率不高。而海盐只要蓄点海水晒干了就行,不需要太多人工,出盐效率还高。
所以海盐从盐场出来的价格,是要比矿盐低不少的。
其次就是运输了。
华东运盐到周边省份,主要走的陆路,水运也多是一些小船,可以说运输成本相当高。周边省份也不产盐,只能就近从华东买,所以像安庆、华阴当地的盐价都是定得挺高的。
盐价一高,贩私盐的盐虫就开始泛滥成灾,六王爷来者不拒,所以也导致了华东周边省份私盐成风。
各省官府也知道官盐价格太高,百姓们有点吃不起,所以对民间贩卖私盐一事,很多时候也只得睁只眼闭只眼,就就导致了下游的售盐渠道大多都掌握在私盐商手里。
南兴商会靠着低廉的上游成本,加上强大的运输能力,同样可以将华东周边省份的盐价压下来。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成效,当然是得利用那些私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