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停笔抬头,看了他一眼,将笔搁下,轻叹道:“不是让你尽量拉拢严良么,为何非要跟他过不去?你若能将他收为己用,今后的路才能走得稳当。”
梁羽琦上前一步,轻声道:“父皇,不是儿臣不想拉拢他,属实是此人太过张狂!您也已见识过了,此人神态倨傲,行事无忌,全然不将皇室之人放在眼里。”
说着,声音微微一沉,“父皇,依儿臣看来,此人分明有不臣之心!儿臣以为,万不可对他太过纵容,此次华阴之举,便是要给他一个小小的警告!”
皇帝叹道:“凡大才之人,多不甘屈居人下。现在的大梁需要借他之力,不可轻易动他。”
“父皇,他还跟胡人勾勾搭搭,暧昧不清。胡人与我仇深似海,不共戴天,他可有一点忠君爱国之念!”
皇帝面色稍缓,摆了摆手道:“那倒不至于,天狼山闯关一战,定是他给夏侯烈出的主意,这才大破突厥。那一战,属实是扬我国威,他居功至伟。”
说罢轻叹一声,“行了,今后让你手下那些人收敛一些,事情别做得太明目张胆,若是惹得民怨四起,到时朕也无法姑息。”
“是,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五日之后,早朝。
“报!启禀皇上!许信将军率军在华阴大破叛军,歼敌两万有余,缴获钱粮无数!反贼梁浦率残部向西南败逃,许将军正率部追击!”
“好!如此一来,江北乱事可定!”
信使匆匆入殿禀报,皇帝听后龙颜大悦,众臣纷纷山呼皇上洪福齐天,龙威盖世。
紧接着,又有信使匆匆入殿。
“报!启禀皇上!华清公主率军围困叛军多日,反贼梁渊已正式率部投降,现已被公主押解回京!”
“好!清儿不愧是我大梁的擎天柱!此一战打得漂亮!”
听得禀报,皇帝满面红光,振奋不已。
六王爷率残部向西南败逃,想是打算跟晋王军队会和,如今晋王已经率众投降,六王爷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没了,平叛之战已然到了尽头。
这一仗,打得不算惨烈,前后也就持续了两个多月,对大梁的消耗不算太大。如此一来,朝中持续多年的六爷党争,也就此宣告结束,于国而言,某种意义上也算因祸得福。
朝野上下无不是喜气洋洋,压在众人心头的一块大石,总算是落了地。
不过,满朝文武当中,鲜有人知晓,南兴商会在这场平叛之战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真正知道内情的,只有皇帝和正在返京途中的梁羽清。
其他人当中,怕是只有极少数人,能或多或少察觉到一些。当然,在外征战的许信他们自是十分清楚。
他率领十多万大军在华东外围对峙了一个多月,都没有强攻城池,为啥?当然是因为他知道华东很快会缺粮。
产粮大省怎么会缺粮?其实有心之人只要细细思索,不难觉察到一些事情。
就在君臣欢庆之际,梁羽琦又起了幺蛾子。
“父皇,严良擅离职守,已有多日,此事恐有不妥吧?”
此言一出,殿中立时变得安静下来。
太子紧跟着说道:“父皇,严良身份特殊,毕竟还兼管着南兴商会。他去往边关已有两月,想必商会当中也积压了不少事务,况且边关近来太平无事,修路之事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还请父皇给他一些宽容。”
皇帝扫了太子一眼,暗哼一声,淡淡道:“他的身份的确有些特殊,通商之事他办得不错,就让他回去探探亲吧。此等小事,不必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