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知道这事难做,但要是吏治不整顿,有再好的政策,传到下面去也没大用处。
“太上皇要是怕动静太大,不如我们这样。让督察组先从县级查,这样至少开始能将动静减小。也不查其它,表面只查些政绩、民生这两块。分出去的督察组,每组必须要有一两个绝对公正无私、或是皇上的亲信,以便于查其它事。
所查之事也要有个度,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等等这些要查。但官员的私人问题、正常从商、包括孝敬上级这些都不用查了,这样影响能做到更小。查到有贪赃枉法的官员后,不要让他们打草惊蛇,将证据搜集好带回来。到时候由皇上亲自指定人去抓捕。万事逃不过一个理字,将他们犯的法公布天下,我看谁敢背这个骂名,敢为他们求情。”
赵惇父子俩双眼一亮,明朝东西厂的那些手段,在宋朝并没有出现。韩?说的这些阴人之法,有一半是学明朝,一半是自创。到时候将那些犯法官员的事情公布天下,的确很难找出为这些人求情之人。赵扩说:
“负责此事的人不好找,既要公正廉明,又要有能力、头脑非常聪明。朕将此事交给你如何?”
“臣不能负责此事,”韩?并不是不愿意出力,他进来这东西就变味了,很有可能真会惹得天下大乱:
“臣的身份你们知道,臣要是进来,天下起码有三分之二的人不服。臣有一个人选,你们看成不成?”
赵惇父子俩再次对韩?另眼相看,赵扩问:
“此人是谁?”
韩?说出一人:
“现冲佑观主管观事辛弃疾。”
城市越大,商业越是兴旺,在临安京城这种地方更不用说。虽人多少不一定,不时能看到一些作坊。这些作坊大点的,已有后世工厂的影子。
广德街离韩府不近,要走小半个时辰。这里并不繁华,作坊不少。时过中午,一大群禁卫护着一顶明黄色大轿,来到一座门可罗雀的院门前。
“公主,这里就是韩家两位小姐的竹椅坊。”
赵丹兴冲冲从轿上下来,扫了眼四周。这里的地盘还算大,大院被三米高墙隔断,从这里只能看到一两座冒出头的楼房。赵丹将目光落到大门上方的牌匾上:
“竹椅坊?这是谁取的名字?真是老土。”
门口有两个男子站岗,这两人是韩府护院,认识赵丹。一个头大肩宽的中年男子行过礼说:
“回公主,小人听红姑娘说,这个名字还是前两天挂上的。她们已经派人订做牌匾,取名公主椅坊。”
“竹椅是我家公主所造,当然应该叫公主椅坊。”无敌这名字取得不错,说这些话脸不红心不跳。赵丹暗自高兴,背着双手又看了一会牌匾:
“何必去订做花些冤枉钱?等会本宫提笔写一块即可。大丫她们在什么地方?”
“两位小姐都在里面,小人为公主带路。”
赵丹是个闲不住之人。韩?在养宁宫和她的皇爷爷父皇谈国家大事,她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原本在外面傻等韩?出来,无双建议来这里看看,毕竟这里也算是她们的产业。赵丹当然不会拒绝,带着大群人来。
这里以前就是个染布坊,里面的建筑虽不怎么样,地方很宽敞。前后两个空地,起码有上百人在忙活。前面的空地是木材,后面是竹块加工,井然有序各忙各的。声音虽嘈杂,祥宁宫这些人一点也不嫌吵人。赵丹被带到后院一幢两层小楼下,还未进楼,就看见楼上栏杆围着的大丫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