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将此事告诉金国,反正他们在金国后面,让金国去和铁木真斗个你死我活?”
赵扩双眼一亮:“这个主意不错,现在铁木真连草原都还未统一,实力远在金国之下。由他们二虎相争,我们可以坐收渔人之利。”
现在的韩?仿佛像大家的老大,全都又看向他,韩?想了想说:
“可以这样做,但效果恐怕不一定理想。这事太过匪夷所思,就算告诉金国,金国可能还以为这是我们的离间之计。要是怕军事改革会改得更糟,可以慢慢来,先做两件事。”
金国也不乏聪明之辈,韩?说得不错,如果金国突然说西夏会将大宋灭了,大宋会不会提刀去找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威胁仍未除掉,只能听韩?的忽悠,赵扩问:
“哪两件事。”
“一是各地一些主要将领异地调迁,这点时候我们还是有。调迁后派钦差去各边城,以慰军为由,调查那些将领的能力、违法情况等。能力非常重要,要是哪个将领所带之兵没有战斗力,比如长期不训练、纪律涣散等等。这种将领无论是否违法,一律不得重用,降级调到内地任个闲职。
违法情况就太多了,但要设立底线。比如私自与金国做些普通的生意、稍贪些、个人作风问题、在一些事上违规之类的小事,这些都不要去追究。这几个底线不能破,克扣军饷、强抢民女、迫害百姓、贪贿数额太大、在当地影响太恶劣,一旦查出,必须严惩。”
韩?说的这个方法,让那些不知道铁木真事情的官员比较佩服。先异地调迁,谁还有能力搞带兵投敌或是造反之类的?宋朝早就实行“更戊法”,禁军将领到一定时间会相互调换,搞得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但地方上的将领并没有这个硬性规定,将那些将领调开,再派人下去慢慢调查。那些小错不用追究,要是触犯那几个底线之人,就算杀了也没人为其喊冤。
这里的人还是太多了,赵扩扫了眼众人:
“朕知道有些地方将领,与京城官员有些关系,不是沾亲就是带故。这事关系到我大宋存亡,谁要是敢将今日之事说出去,太祖立不杀士大夫的规矩,为了我大宋存亡,朕就算做个不孝子孙也要违背。凡敢将今日之事传出去者,一旦查实,灭九族。”
这番话说得够绝,除了韩?和赵扩家人,全都朝他跪下:
“臣(奴才)绝不敢会将今日之事说出去。”
有些人开始还为能留下而高兴,现在才知道,出去的人有多么幸福,可惜现在再想出去也晚了。人都是自私的,有赵扩这番发自灵魂的威胁,真没人敢将这些事泄露出去。韩?说出第二件事:
“还有一件事要做,练兵。可以从内城各地的乡兵、蕃兵中,抽些年青力壮的人来京,要是人不够,还可以对外招兵,由朝廷派人直接训练,绝对胜过在边城训练的那些士兵。包括在京城的禁军也要强加训练,由朝廷天天派人监督。这些训练出来的士兵,将会成为我大宋以后开战的绝对主力。”
韩?这些主意绝对有道理,要是在平时还会有人反对。现在铁木真的事情得到证实,赵扩连当不孝子孙的话都能说出来,韩?这些主意得到全票通过。当然,能不能做好他安排的又是另外一回事。赵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