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暗自激动,二十万的货不少,以韩?定的那些黑心价来说,起码能赚十几万两。
韩?也有些惊讶,能张口就谈二十万两银子的生意,看来这个乌古干达在西夏也应该混得很不错:
“你们也知道,我们的东西出来就被人卖走,就算每天我给你们留些,也不知要留多久。酒精我们还未对外卖,只分了些给京城的药铺。你们需要的量虽大,我恐怕无法满足你们的需要。”
“韩大人先不忙拒绝,”乌古干达看了眼下方的年青人,年青人从包裹中取出一件东西。这件东西在场的人都熟悉,是一盏马灯。
这马灯和后世的有些不太一样,有一尺多点高,左右两边有两条木桓,将上下连接起来,四周有几条铁丝,将中间的透明琉璃灯罩护住。因为铁料在这时候不多,下面的灯座和上面的灯盖,全用的是铁皮,看起来比较大,所用的量并不多:
“这盏马灯卖价是五两银子一盏,我们可以用七两银子一盏买。至于其它的琉璃灯,每件我们可以加两成的价。酒一两银子一斤,我们出一两五买。现在只剩下酒精,韩大人既然给朝廷卖了,早晚也要对外卖。我们知道韩大人是想在各地的难民商铺卖,我们可以出较高的价买。有这些银子,同样可以救济那些难民。”
马灯的作用不小,特别是针对那些游牧民族,所以乌古干达才会出如此高的价。原本韩?准备防止卖给外邦的人,太累了,也防不住。对方不出面买,可以让宋人买来卖给他们,除非不对外卖。这些韩?都没什么,他想到一件事:
“乌先生是西夏的商人?”
三个西夏人有些惊讶,没想到韩?会问这个白痴问题,乌古干达的商人本性露出来了:
“不瞒韩大人,我的确长年在西夏和大宋之间做买卖。我西夏早就和大宋结盟,百年未发生战争,关系好如兄弟。我母亲也是宋人,我将自己当成半个宋人。无论西夏还是大宋,只有对大家有用的东西,无论贵贱我都可以买卖,这样也能方便大家。”
众女暗自鄙视,西夏视大宋和金国为宗主国,典型的墙头草。大宋君臣也知道,所以大宋朝廷对西夏,还不如对大理吐蕃好。但乌古干达说得也不错,的确有数十年两家没发生过战争了,关系还算不错,在大宋做生意的西夏人不少。韩?问:
“做生意,低买高卖很正常。你们买这么多东西,是在西夏卖还是在我大宋?”
乌古干达以为韩?怕他们高价卖给宋人,毫不迟疑说:
“韩大人放心,要是这些东西我们在大宋卖一件,任由你处置,我们全运回西夏。”
韩?点点头,想了想说:
“我知道西夏人在我大宋做生意的不少,大家互通商市。你买这么多东西回去,我大宋是礼仪之国,倒没人为难你们。你们运回西夏,难保不会有人打这些东西的主意。”
赵丹数次想接嘴,可又怕破坏韩?谈生意。现在韩?越谈越离题,以为韩?这些日子忙得脑袋也不正常了,看着他轻咳一声,提醒他不要说偏了。韩?没开口,叫李禄真的年青人笑道:
“多谢韩大人关心,不是吹牛,在我西夏敢打我们主意的人,一只手也数得出来。就算有那两三个,他们也不敢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