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卢奴。
官道上,崔野面色复杂的看着刘和那满面笑容。。
“崔太仆,你现在位居九卿了,是不是还应该感谢我呀?”
刘和说道。
天子诏令,擢升他为中山国相。而前任国相崔野,也因为血书的事情,让刘宏很高兴的擢升为九卿之一的太仆了。
可崔野却真的高兴不起来啊!
他现在可是成了背锅的了。
所有人都以为血书告发王芬等人阴谋的,便是他中山国相崔野。
王芬他是畏罪自杀了,可他生前的故交,或者那些密谋废立天子的党羽,还不想着弄死他?
可偏偏他还不能将此事说出来,不然他可是犯了欺君之罪。
他要说出来,恐怕死的更快。
总而言之,刘和倒是借助此事,一跃飞起了,而他崔野,看似是最大的受益者,可实际上,却是最惨的一个。
一想到这,崔野就欲哭无泪。
“请太仆上路吧!”
刘和看到崔野那憋屈的表情,一挥手,“崔太仆,后会有期啊!”
有期个屁!
崔野巴不得此生不要再看到刘和了。
他的愿望,倒是实现了。
从卢奴出发后,崔野还没有到洛阳呢,这半路上就遭遇了王芬门客的的截杀,一命呜呼了。
为此,天子还勃然大怒。
他觉得崔野这位献上血书的国相,在半途中遇害,绝对又是朝堂上那些个士族下的黑手。
可惜,世间又少来一位大汉的忠臣!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却说刘和这边,不仅本人赏赐恩厚。
他身边的赵云、太史慈这两人也跟随他一起平乱,成为了功臣,也得到了天子的赏赐。
赵云擢升为奋武校尉,太史慈擢升为鹰扬校尉。
校尉,相对于现在来说,还是比较大的官职了。
东汉的将领级别分为校尉、中郎将以及将军三级。
这东汉的将军不多,中郎将都很少,这校尉都算是比较高阶的将领了。
可是乱世以后,这有军功的人越来越多。那时候将军中郎将遍地走,校尉不如狗!
高阳的张颌,在知晓刘和他们的赏赐之后,也是极为羡慕。
他镇守高阳,也是有功。
朝廷擢升他为高阳的县丞,也就是县令之下的第一人,也算是二把手了!
可这不是张颌所希望的啊!
他更喜欢的是带兵打仗,而不是在这官署中,做什么县丞,帮助县令处理一大堆什么政务。
那些东西,让张颌看到都有些头疼。
恰在这时,刘和书信给张颌。
他在信中,这才表示想要招揽张颌。
张颌如果不嫌弃的话,刘和可以表奏其为军司马,效力在刘和的麾下,帮助刘和处理军务。
这对于现在被束缚的张颌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谁都知道,刘和孺子封侯,这将来的前途,那是不可限量的。
他这样的人物,还能低下身子过来招揽自己这么区区一个县丞!这难道不是真心看重自己?
张颌思前想后,归家之后还将他的想法和妻子说了。
他的妻子教训道,“汉昌侯看得起你,你为什么还如此迟疑?难道你想窝在这小小的高阳待一辈子嘛?”
这语气,有点儿重。
可却让张颌猛然醒悟过来!
他是要建功立业的,待在高阳,能够完成这个愿望嘛?不能!
他此次守城有功,也才不过得了一个县丞的官职。这还是刘和没有贪图他任何功劳,直言上表的。
而跟着刘和的赵云、太史慈,都擢升为校尉了!
“大丈夫应当建功立业,绝不能碌碌无为,我现在便辞去高阳县丞职位,效力于汉昌侯军中!”
张颌下定了决心。
他在辞去高阳县丞之后,辞别了故人,带着妻小前往卢奴拜见刘和。
这一路上,让张颌感触颇深。
这明明就只相隔一郡之地,中山国官道两边,百姓安心的耕耘,来来往往的商旅成群结队。
途中,也无贼匪敢来劫掠。
有童谣如此歌颂道。
“幽州白马,胡人不扰
中山白袍,贼寇欲逃。”
白马,指的幽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