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三国:从截胡赵云开始 > 第49章

第49章

汉中平六年十一月,大汉汉昌侯、安汉将军兼中山国相刘和,以天子密诏为由,一纸檄文,起兵讨董!

举世皆惊!

檄文传至洛阳,董卓看完檄文之后,大为震怒,将李儒唤过来,便是一顿训斥,“这当初你让我不要动手砍了卢植和刘和这两人。

可如今你看看,此孺子回到中山以后,居然敢传檄文讨伐我!还敢说是天子密诏!早知如此,我就应该砍了此人脑袋作酒器。”

李儒在看到檄文以后,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檄文的中的文采极高,将董卓的罪状一并陈列出来,连董卓的祖宗十八代都给骂了。

然后还将刘和起兵的事情,说成是为了国家大义。

后面,更是以所有人都受过大汉的恩惠,以大汉的名义,号召天下所有人站出来讨伐董卓。

“大汉养士四百载,仗义死节,就在今朝!”

李儒看到檄文中的这句话,后背一阵发凉。

这篇檄文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可想而知,在这篇檄文散发出去后,到底会引起多少人的响应呢?

“相国大人,这篇檄文何人所写?”

李儒放下檄文,询问道。

董卓一怔,然后不耐烦的说道,“陈琳,他是何进以前的主薄,我进洛阳后,他便逃出洛阳了,不曾想,居然跑到中山刘和他帐下去了!

我若是抓了他,定要食其肉,饮其血,方解我心头之恨!”

“此人的文采极高啊,倒是一个人才。”

李儒说道,“只不过相国也不要担忧,这檄文看起来很厉害,可是真正敢响应的,却是少之又少!

当今之计,相国应该立即将那废天子杀了,以绝后患。”

“废天子?”

董卓皱起了眉头,他是废了刘辩,可是倒也没打算砍了人家啊,这真的砍了,那他董卓不是真的成了弑君的人了?

“不错。”

李儒快速的分析起来,“相国废立天子,很多人都是不服气的。皇子辩在,很多人就还有其他的心思。

可只要相国将那皇子辩给解决了,那么天下想不承认相国立下的天子都不行!因为先帝,可只有这两个皇子啊。”

“哈哈哈!”

董卓大笑起来,“文优真是我的智囊啊,那毒杀天子的事情,便是交给你来做好了。”

李儒怔住了。

可董卓的命令,他哪里能不听?只好领命!

……

刘和兴兵讨董的事情,也很快传到了袁绍的耳中。

现在的袁绍,才上任渤海太守。

他看到了刘和的檄文之后,面色却高兴不起来。

兴兵讨董,这样的大事,也应该是他袁绍先来做才行,怎么这刘和先跳出来号召天下群雄讨董了?

他感觉刘和都把属于他的风头抢走了。

他才应该是那个,身处高位者,一呼百应的人啊!

嫉妒之下的袁绍,否定了刘和的行为,“区区一孺子,能够干成什么样的大事情?

这天下难不成还真有人去跟随他去起兵讨董嘛?”

袁绍的想法很简单,他不能让刘和成为那个一呼百应的人。这天下群雄都响应刘和的号召后,那么刘和的影响力也就太大了。

这不符合于他的利益。

于是乎,他便书信给各个诸侯,让他们不要响应刘和的起兵,仅仅凭借刘和的一郡兵马,还能够成什么事情?

另外,他还通知了冀州牧韩馥。

他想让韩馥制止住刘和的行为,不能让刘和的兵马出冀州半步。

邺城,也就是冀州的州治。

冀州的上一任刺史王芬给刘和擒下来后,这位让董卓封为冀州牧的名士韩馥将冀州的州治,迁到了邺城。

以前的州治在常山国昌邑,太靠近于中山国。

而在刘和单骑入常山昌邑,令王芬畏罪自杀以后,刘和在常山的影响力也是极为之大!再加上中山国在刘和的治理下,极为富庶。

导致常山国不少的跑去中山了,让刘和在常山的影响力大大增加。

为了避免权力受到刘和的影响,韩馥就将治所迁到了魏郡邺城。

此时收到了袁绍的书信后,韩馥也是召集幕僚前来商议。

“诸位,这中山国相刘和传檄文,起兵讨董。袁本初让我阻止他的兵马出冀州,你们说我该怎么做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