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邈也有这个意思,讨董是大势所趋,他们这些州郡要名正言顺的拥有更大的权力的话,这讨董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须知道,按道理来讲,除了州牧之外,无论是州刺史还是太守、国相,理论上都没有统兵权的。
可现在董卓祸乱天下,他们要拥有兵权。为了国家,带兵前去讨伐董贼,那岂不是名正言顺,还有谁会多说一句?
就这样,在刘和兴兵讨董之后,这天下,也终于有各路诸侯来响应了。
消息传到渤海,袁绍大为惊怒。
他未曾想到,居然真的会有人去响应刘和兴兵讨董。
“主公啊,这兴兵讨董算是大势所趋了,咱们不能继续拖下去了!”
他账下的幕僚劝谏道。
“现在响应汉昌侯起兵的,有哪几家诸侯啊?”
袁绍问道。
“现在幽州牧刘虞、右北平太守公孙瓒、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河内太守王匡、奋武将军曹操、济北国相鲍信、南阳太守袁术、豫州刺史孔伷、山阳太守袁遗共计十路诸侯都已经出兵了。”
逢纪出声道。
袁绍忍不住动容,捻着胡须的手颤抖了一下,“袁公路那小子居然也出兵了?”
“对!”
逢纪回道,“后将军(袁术)逃出洛阳后,跑去了南阳,后来董卓任命其为南阳太守。汉昌侯起兵讨董后,后将军也观望了两天。
在豫州刺史孔伷响应以后,后将军也是决定起兵反董。”
袁绍听到袁术居然成了南阳太守时,也是有些嫉妒。
南阳,那可是天下第一郡!
很多的豪门大族都在南阳,那边的人口很多,仅仅只是一个郡的人口,都快比得上一个边境的一州人口了。
更别提南阳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比如铁矿、武库、人才等等什么的,那都是天下顶尖的。而且,南阳的战略位置也是极为重要的。
它上可以进洛阳、汝南,下可以制荆楚,控武关震三辅,可以说是天下要冲。
可惜,这样的一个好地方,倒是成了他袁术的了。
袁绍也没办法,他也想过去南阳,他们袁家在那边也有很大的势力。可是他袁绍到底不是袁家的嫡子,家族中不会给他那么多的资源啊。
“连袁术那小子都知道起兵讨董了,看来这讨董确实是大势所趋了。”
袁绍轻叹一声,“我现在如果兴兵讨董,只怕是落后于他人,反倒是受别人节制啊!”
“主公勿忧!这诸侯兴兵讨董嘛,那当然是以实力说话。哪怕他们那么多诸侯先行,可又有哪一位能够和主公你相比的呢?”
荀谌安慰着。
他也是袁绍极为信任的谋士,而且还是荀氏子弟,也就是和荀彧荀攸同族。
“是啊!”
逢纪也劝谏道,“现在还有些人在观望,主公何不再书信给他们,让他们跟随主公,一起来讨伐董贼?”
“此计大妙!”
袁绍抚掌大笑。
袁家作为世家之首,袁绍袁术两人更是袁家子弟,他们都起兵讨董以后,在世家的力量推动下。
这讨董的声势,也是越来越大了!
十二月,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奋武将军曹操这六人的兵马先行到达洛阳外围的酸枣,进行会盟。
这么多兵马在一起,没有统一的管辖,总会出乱子的。众人商议,这么多路诸侯讨董,那一定得要有一个盟主的。
可是谁来做这个盟主呢?
这六人纠结起来了,以官职而言,那定然是豫州刺史孔伷,还有兖州刺史刘岱最大。
可孔伷就不说了,老实人一个,胆小的要命,你哪怕架着刀子让他上他都不敢来。
这兖州刺史刘岱呢,也是汉室宗亲,可他却也不想当这个盟主。
他起兵,那是因为迫不得已,这手底下的太守都起兵了,他的权力几乎都快没了。
况且,他也是让袁绍给拉入讨董大军中的,这要是让袁绍知道他成了讨董的诸侯盟主,那不是得罪他袁绍嘛。
“为什么不等大家都来齐了,商议盟主之位不迟啊!”
张邈说道。
现在很多诸侯都还没到呢,这商议出盟主的位置,这后面来的人,恐怕也不服气吧?
“可现在总要有一个能够管理六家诸侯兵马的人,不然的话还没有等各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