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之前,听闻曹操大军即将来袭,刘备携民渡江,只是那时候的形势和现在也有所不同。
那时候的形势是民众听闻曹操大军要来,不舍得刘备,都想跟随刘备而去。亦或者是刘备夸大了对曹军的凶狠,宣传得比较到位。
总之,那一次携民渡江的刘备,却遭遇到曹军的精骑追击,反而也是民众死伤大半。
所以说,人心是善变的。
别看此时的曹操义愤填膺,胸怀壮志,可谁能想得到,日后他能干出屠戮徐州的祸事来?
董卓的出现,只是打破了一种太平时的秩序,宣告着乱世的降临。而乱世,也是不需要讲什么秩序的。
诸侯联军的追击很快,沿途也没有遇到什么阻击。
直到抵达新安时,先锋部队公孙瓒以及孙坚两人居然遭遇了李傕、郭汜这两将。
公孙瓒、孙坚这两人的兵马是不敌李傕、郭汜两将的,也自然是免不了一败。
待到刘和他们赶来以后,才知晓董卓派遣了兵马前来阻拦。
第二日,九路诸侯出兵,李傕、郭汜两人不敌,退回黾池。
而黾池,则是真正的决战之地!
西凉军在那边几乎是严阵以待,而统帅西凉兵马的人,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徐荣。
即便是曹操,都不了解这个徐荣,只是曹操经历过汜水关一败后,成熟了许多。
“西凉军约有十余万人,还有吕布手底下的三万并州铁骑,这兵力上,却是差不了多少。”
曹操分析道,“此战,也不能大意啊!这徐荣纵然没有什么名气,可李傕、郭汜、吕布这些人皆在。
董卓却任命他为统帅,应该也是有才能之辈。”
不得不说,曹操进步很快。
这不怕失败,怕的就是失败后,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失败。
曹操不是天生就会带兵打仗的人,他的征战生涯中,败了很多次,可依旧是笑到了最后。
他是一个很擅长在失败中,吸取到教训的人。
“明日一战,却是全军生死存亡之际。”
刘和面色严肃起来,“诸君都要听从我的号令,奋战到底,若有临阵而脱逃者,不管是何人,我定斩不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