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唐的李治有些心烦,因为下面的各个州县都飞来了雪花片一般的奏章,里面说的最多的就是关于西洲刊印的书籍的这件事。
说什么的都有,反正核心意识就是一个,这书不能让他这么卖,更不应该让他进入大唐,应该赶出去!
这种事情,你跟我这个皇帝说起什么作用喽?
我不让他卖他就不卖了吗?说到底还不是你们各地自己人龌龊的想要商业利益才跑到西洲去进货的?
难不成自己不让人跑去进货?那到时候更好,直接走私了,连税都不用交了?
我是愿意不让西洲的商品流通到大唐来的吖,我把你们进口的关税设置的那么高,都阻止不了你们,我有什么办法?
要劝,你们应该劝劝西洲的那位啊,让他不要印刷了好吧。
李治气的眼翻白,武媚娘在一旁笑弯了腰,毕竟这一边收银子一边被恶心还真是头一回。
“笑笑笑,你武家就是头一个!看看,这是你侄子武三思干的好事。”
李治看着笑颜如花的武媚娘,没好气的扔给他一本奏章,上面却是武三思的名字。
要知道自从武三思离开了长安更正一起到了西洲之后,基本就不跟这边联系了,怎么会突然出现奏章的呢?
武媚娘打开一看,发现全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看起来更像是一封家书,不过这不可能。
以武三思的为人,没有大事的时候,根本不可能有这个东西来的。
逐字逐句的去看之后,武媚娘终于看到了一些东西了,里面仓促的提到了关于杨峰有意扩张的消息,也提到了关于海外开发的事情。
这两点都是很刻意的提到,又匆匆结束的话题,似乎是有意提及但又不愿多说的。
另外就是西洲的工业进度,太快了,实在是太快了,根本无法想象从人工到水力畜力再到机械蒸汽,这其中的发展根本没有丝毫的脉络可循。
就仿佛一夜之间一个完整的体系就整个成熟的出现在了西洲。
而西洲的人呢,只要会使用就好。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的人接受能力真的是不一般的,反正只要有什么解释不了的,一句,大都督是个神奇的人就解释了一切。
杨峰也没有解释一切的必要,让自己看起来更神秘也是他希望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局面和民众。
一个神秘的大都督比一个亲民的大都督更令人感到敬畏。
武媚娘:“不过是一些小事而已,不过,从中倒也看出了一些了,起码西洲和大唐没有直接的冲突,我们之前的计划算成功了。”
“虽然应该不是我们那个小子的功劳,但最起码西洲作为门户我们不用担心其他了,大唐真的安全了。”
武媚娘这样说着,李治的脸上虽然还是不开心的样子,但不难看出这个家伙的嘴角还是偷着笑的。
是啊,大唐安全了!
李治从他父亲的时代开始就一直关注大唐的一切,一直以来大唐都不算太安稳,内忧外患不断不说,天灾更是没放过这片土地上的人。
就算李治文治武功全面超越了自己的父亲,看起来像是大唐盛世了一样,可内里的脆弱却是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的。
一个依靠委屈自己的女儿来实现安定的国度,说出去十分可笑呢。
虽然不是自己的亲女儿,但说出去那就是大唐的公主,被当做和亲的对象难道不是耻辱?
尽管这在文武百官看来就是为了天下百姓和江山社稷,却没有人问问那个女孩愿不愿意。
所有人都在称赞李治和李世民,因为他们让大唐安定,却没有人看到那些和亲的女子的近况。
他们看不到吗?不是,他们能看到,只是他们不想看而已,嫁出去的女儿便是泼出去的水了。
而现在虽然依旧是女儿的功劳,但最起码杨峰是一个标准的大唐人,哪怕他现在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西洲王。
但他身上还有大唐的爵位,他本身也还是大唐的人,他还是大唐的驸马,这一点就足够了!
他对大唐有益无害,有他的西洲挡在最前面,他发展的越凶猛,李治就越开心。
没有了来自西洲那边的危险,周边的小国家们,可以说没有一个能打的,对李治来说还有什么不开心的?
李治:“是啊,大唐真的安全了,可是这些家伙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他们想干什么?挑拨吗?”
李治生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