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二年二月中旬,你接到云南方面消息,汉王朱高煦拢兵万余,星夜袭往昆明府。】
【你并不慌张,昆明府驻兵三万余,粮草充足,二叔引兵万余就想攻城,无异于蚍蜉撼树。】
朱棣看的直摇头,兵力处于绝对劣势,最好的选择就是游走而击之,袭击大城,与送死没区别。
而且云南山高林密,只要想走,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那些都掌蛮、土司叛乱,不都是借助地利,朝廷大军来剿的时候,就退居山林,静待朝廷粮草不济,主动退军?
不过转念一想,奉天靖难都靖到山上去了,这名义上,就不好看了。
朱棣无奈叹息,即便是他,也看不到老二活路。
【宣德二年二月下旬,你暂且还没得到昆明府发来的战报,但这并不妨碍你的其余两路大军一起推进,确保万无一失。】
【你的推进极为顺利,广西方面一路从广南府(文山州)直入广西府(红河州),至此,离昆明不过两百余里。】
【而四川方面,也一路紧赶慢赶,距离曲靖府不过百余里,】
朱棣摇了摇头,这种情况下,即便是诸葛孔明在世,怕也是回天乏力!
他本就是世上唯一一个藩王造反成功的,知晓藩王造反有多艰难。
而且他登基之后,更是趁势将大明王朝的所有藩王都削了个遍,非诏不允许出封地、削减护卫……
这种情况下,藩王造反,更是难如登天。
而且这圣孙一看就是知兵的,不因昆明府的兵力多而作壁上观,而是同时派遣两支军队,同时朝着昆明进发,到时候就算昆明真的失守了,也一样可以用大军将老二碾杀。
【宣德元年三月初,你接到战报,交阯总兵官丰城侯李彬率领广西方面军七万余人,抵达明湖(阳宗海),结果在明湖湖畔,遭遇了朱高煦亲自带领的两万余人,双方爆发大战,广西方面军脆败!死伤万余,其余人引入后方山林,才算幸免于难。】
朱棣登时大惊,七万多人,面对两万余人,竟然脆败?
而且有个问题,老二哪里来的两万多人?
除非……
除非老二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攻破了昆明府,然后从昆明府得到了大量的兵员补充!
但这不可能啊!
昆明府作为西南有数的重镇,城池极为坚固,甚至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怎么可能被一万多人攻破?
这不合理!
而且别人不了解老二,他还不了解?战阵冲锋或许是把好手,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种事情,绝不是老二能做到的。
只有具备极强的谋划能力、判断力、治军严明,才有可能做到今日这种战果。
自古以来,只有那些顶尖帅才,才能做到。
如汉之韩信、唐之李靖、宋之岳飞、本朝之徐达……
莫非汉王背后,也有一尊这样的人物?
这很难想象,但除此之外的,朱棣实在是想不到更多的可能了。
所以此时此刻,昆明府一定已经被攻破了。
总不可能老二攻城失败,然后领着残兵败将出现在明湖,突然变得雄赳赳气昂昂,击败了丰城侯李彬的七万大军吧?
守城的又不是傻子,不知道缀着出来内外夹击?
既然昆明府的三万大军并没有出现,那只能说明他们没了,亦或者说,他们已经不再是朝廷的军队了。
朱棣怀着对真相的期待,看着眼前的模拟器继续跳转。
【接到战报之后,你顿时大怒,怒骂丰城侯李彬是个废物,误朕大事,但汉王已经战胜丰城侯李彬的七万广西大军,如果让他顺着广西一路窜逃到到湖广一带,就必成大祸!】
【没奈何,你只得从湖广地区急调大军八万,再从交址布政司抽调大军五万,合计十三万大军于南宁府誓师,誓要击败乱臣贼子朱高煦。】
【而这次的主帅,是英国公张辅。】
朱棣沉吟半晌,张辅是开国大将张玉的儿子,极擅统兵,远征安南的时候,张辅就是总兵官,作战指挥、后勤调度都极为妥当,是一个妥妥的优秀帅臣。
他的出现,更是让老二本就不多的活路完全堵死了。
至于派遣这么多军队,朱棣也不觉得这种做法有什么问题,老二即便胜了一场,但朝廷兵马只是死伤了万余而已,还有成建制的六万兵马引入山林,合计就是十九万兵马。